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二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东埔中学高二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选择题(32分) 1、找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匪我愆(qiān)期 公姥(mǔ) 机杼(zhù) B.百舸(gě) 山峦(lán) 粗糙(cāo) C.朝谇(cùi)夕替 腰襦(rú) 羽檄(xí) D.溘(hè)死 否(pǐ)泰 羁(jī)鸟 2、.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喻指女子老了。 B.“鸷鸟之不群兮”:运用赋的手法,说明不与小人同流合污。 C.“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比兴兼用,喻夫妻离散,依依不舍。 D.“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运用赋的手法,直叙侠士的武功高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 肉联系。 B.《我热爱秋天的风光》的作者是著名的“朦胧派”诗人梁小斌写的。 C.《山民 》借一个山民的口吻,叙述了“人”不安分于“山”,总向往着海。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诗经》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民歌集,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 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和《楚辞》的最高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D.“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5.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歌”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它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出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不讲究格律,不讲究押韵。 6.下列作家作品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是我国文学从集体创作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第一人,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 B.曹植,与其父曹操、兄曹丕合称“三曹”,其《白马篇》又名《游侠篇》。 C.曹操,字子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陶渊明,东晋大诗人,其诗作主要表现了对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9题: 七 哀 曹 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自云宕子①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注:①宕子,即游子。 7. 对这首诗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光正徘徊”:流水和月光都凝滞不前。 B.“孤妾常独栖”:丈夫远去,思妇独相思。 C.“浮沉各异势”:一个在外漂泊,一个在家独守,情况各不相同。 D.“君怀良不开”:是担心丈夫已变心,不会欢迎她的到来。 8.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以写景起兴,引出所要叙写的思妇。 B.“借问叹者谁?自云宕子妻”:一问一答,交代人物的身份和身世。 C.“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用比喻说明两夫妻的不同情况,一个用情不专,一个用情执着。 D.“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思妇驾起幻想的翅膀,想象自己象风一样投入丈夫的怀抱。 9.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哀怨诗,描写了一个思妇对远游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和哀怨。 B.诗的内容前六句写了时间、地点、环境和人物,中间六句点明哀愁的原因,最后四句表明思妇的愿望和顾虑。 C.本诗的语言朴实、委婉、含蓄,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很有感染力。 D.诗中兼用赋、比、兴的手法,句式也不断变化,使诗歌形象生动,跌宕多姿。 10.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

文档评论(0)

137****91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114423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