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课程纲要9121拟98-24修订.DOC

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课程纲要9121拟98-24修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國歷史的發展與演變 課程綱要 96-12-21擬 98-2-24修訂 衣冠南渡----東晉時期 東晉政權如何建立?有何意義? 1、江東吳人如何看待這些南渡的士人? 2、南渡衣冠如何看待這個新來乍到的地方? 「寄人國土,心常懷慚」,「新亭對泣」,「擊楫渡江」各是怎樣的態度? 3、王導的政策:「為政以靜」與「結好新舊」,意義何在?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伍拾晉書王導傳多溢美條云:「王導傳一篇凡六千餘字,殊多溢美,要之看似煌煌一代名臣,其實乃無一事,徒有門閥顯榮,子孫官秩而已。所謂翼載中興稱『江左夷吾』者,吾不知其何在也。」……寅恪案,王氏為清代史學名家,此書復為世所習知,而此條所言乖謬特甚,故本文考辨史實,證明茂弘實為民族之功臣。……本文僅據當日情勢,闡明王導在東晉初期之功業一點,或可供讀史者之參考也。…… 總而言之,西晉末年北人被迫南徙孫吳舊壤,當時胡羯強盛,而江東之實力掌握於孫吳舊統治階級之手,一般庶族勢力微薄,觀陳敏之敗亡可以為證。王導之籠絡江東士族,統一內部,結合南北人之兩種實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獨立,文化因得以續延,不謂民族之功臣,似非平情之論也。(陳寅恪,〈述東晉王導之功業〉) 指定閱讀:田餘慶,〈釋「王與馬共天下」〉載《東晉門閥政治》。 東晉政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荊揚對立」指何而言?造成哪些事件? 1、王敦之亂;王敦起兵,原因為何?「刻碎之政」,指何而言?周顗、戴淵各是怎樣的人物?「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出處。 戴若思,名犯高祖廟諱。若思有風儀,性閑爽,少好遊俠,不拘操行。遇陸機赴洛,船裝甚盛,遂與其徒共掠之。若思登岸,據胡床,指麾同旅,皆得其宜。機察見之,知非常人,在舫屋上遙謂之曰:「卿才如此,乃復作劫邪!」若思感悟,因流涕,投劍就之。機與言,深加賞異,遂與定交焉。(《晉書》) 參考讀物:唐長孺,〈王敦之亂與所謂刻碎之政〉、張 元,〈《資治通鑑》中關於人們心理的描述—以東晉王敦之亂為例〉、臺靜農〈詩人名士剽劫者〉。 2、蘇峻之亂;何謂「流民帥」?郗鑒、庾亮是怎樣的人物?蘇峻何以起事?亂事平定,何人之功?溫嶠與陶侃各是怎樣的人物? 庾亮字元規,美姿容,善文論,性好老莊,風格峻整,動由禮節,閨門之內不肅而成,時人或以為夏侯太初、陳長文之倫也。(《晉書.庾亮傳》) 石頭故事,朝廷傾覆,温忠武與庾文康投陶公求援。陶公云:「肅祖顧命不及見,且蘇峻作亂,釁由諸庾,誅其兄弟,不足以謝天下!」于時庾在温船後,聞之,憂怖無計。別日,温勸庾見陶,庾猶豫未能往。温曰:「傒狗我所悉,卿但見之,必無憂也!」庾風姿神貌,陶一見便改觀;談宴竟日,愛重頓至。(《世說新語》) 陶侃性聰敏恭勤,終日危坐,軍府眾事,檢攝無遺,未嘗少閒。常語人曰:「大禹聖人,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但可逸遊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諸參佐或以談戲廢事者,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於江,將吏則加鞭扑,曰:「樗蒱者,牧豬奴戲耳!老、莊浮華,非先王之法言,不益實用。君子當正其威儀,何有蓬頭、跣足,自謂宏達邪!」有奉饋者,必問其所由,若力作所致,雖微必喜,慰賜參倍;若非理得之,則切厲訶辱,還其所饋。嘗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於農作,家足人足。嘗造船,其木屑竹頭,侃今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後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餘雪猶濕,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貯竹頭作丁裝船。其綜理微密,皆此類也。(晉明帝太寧三年,325) 及薨,尚書梅陶與親人曹識書曰:「陶公神機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陸抗諸人不能及也。」謝安每言:「陶公用法而恒得法外意。」(334) 3、桓温北伐;桓温是怎樣的人物?桓温揮軍進入關中,駐軍灞上,不入長安,何以故? (桓)豪爽有風概,姿貌甚偉,面有七星。少與沛國劉惔善,惔嘗稱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鬚作蝟毛磔,孫仲謀、晉宣王之流亞也。」(《晉書.桓温傳》) 北海王猛,少好學,倜儻有大志,不屑細務,人皆輕之。猛悠然自得,隱居華陰。聞桓温入關,披褐詣之,捫蝨而談當世之務,旁若無人。温異之,問曰:「吾奉天子之命,將銳兵十萬為百姓除殘賊,而三秦豪傑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遠千里,深入敵境,今長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知公心,所以不至。」温默然無以應,徐曰:「江東無卿比也!」乃署猛軍謀祭酒。温與秦丞相苻雄戰於白鹿原,温兵不利,死者萬餘人。初,温指秦麥以為糧,既而秦人悉芟麥,清野以待之,温軍乏食。六月,徙關中三千餘石而歸。以王猛為高官督護,欲與俱還,猛辭不就。(胡注:猛不肯從温,温豈不欲殺之邪!蓋温軍已敗,匆匆退師,不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