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性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0 二年級 數學領域-數學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人: 教學節數:共四節 教學 起訖日期 名稱 3-3 垂直平分線與角平分線的性質 能力指標 8-s-07 能理解三角形全等性質。 8-s-17能針對幾何推理中的步驟,寫出所依據的幾何性質。 重大議題 生涯發展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家政教育 環境教育 資訊教育 教 學 準 備 一、教師方面 1.熟悉本節教材,研讀教師手冊及相關參考書籍,擬定並編寫本節教學活動設計。 2.指導學生預習本節。 二、學生方面 預習本節教材。 月 日 節 教 學 重 點 1 主題1垂直平分線與角平分線性質 1-1 能驗證一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此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1-2 能驗證若有一點到某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則這個點會在該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2 主題1垂直平分線與角平分線性質 1-3 能驗證角平分線上任一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 1-4 能驗證到一個角的兩邊等距離的點,必在此角的角平分線上。 3 主題2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2-1 能驗證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 2-2 能驗證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會垂直平分底邊。 4 主題2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2-3 能驗證等腰三角形底邊的垂直平分線通過頂點。 2-4 能驗證若三角形的兩個內角相等,則此三角形必為等腰三角形。 學 習 目 標 一、能以三角形的全等性質做簡單幾何推理,例如:一線段之垂直平分線上任一點到兩端點等距。反之,若一點到線段的兩端點等距,則此點在此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二、能以三角形的全等性質做簡單幾何推理,例如:角平分線上的任一點到角的兩邊之距離相等。反之,同一平面上,若一點到角的兩邊之距離相等,則此點位在角平分線上。 三、能以三角形的全等性質做簡單幾何推理,例如: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教 學 指 導 要 點 教學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重點 一、老師講解:(P134) 主題1垂直平分線性質與角平分線 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性質說明一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任一點到此線段的兩端點等距離。 15分鐘 引導學習 二、隨堂練習:(P134) 練習垂直平分線性質的應用。 10分鐘 提供回饋 三、老師講解:例題1 (P135) 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性質說明若有一點到某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則這個點會在該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即說明垂直平分線的判別性質。 10分鐘 引導學習 四、隨堂練習:(P135) 利用垂直平分線的判別性質解題。 10分鐘 提供回饋 (第一節結束) 一、老師講解:(P136) 主題1垂直平分線性質與角平分線 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性質說明角平分線上的任一點到角的兩邊等距離。 15分鐘 引導學習 二、隨堂練習:(P136) 練習角平分線性質的應用。 10分鐘 提供回饋 三、老師講解:例題2 (P137) 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性質說明到一個角的兩邊等距離的點,必在此角的角平分線上,即說明角平分線的判別性質。 10分鐘 引導學習 四、隨堂練習:(P137) 利用角平分線的判別性質解題。 10分鐘 提供回饋 (第二節結束) 一、老師講解:(P138) 主題2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性質說明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頂角平分線會垂直平分底邊、底邊的垂直平分線會通過頂點並平分頂角。 15分鐘 引導學習 二、老師講解:例題3 (P139) 練習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應用。 10分鐘 引導學習 三、隨堂練習:(P139) 練習等腰三角形性質的應用。 5分鐘 提供回饋 四、老師講解:例題4 (P140) 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性質說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別性質。 10分鐘 引導學習 五、隨堂練習:(P140)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別性質來推導正三角形的判別性質。 5分鐘 提供回饋 (第三節結束) 一、老師講解:例題5 (P141) 主題2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練習等腰三角形判別性質的應用。 10分鐘 引導學習 二、隨堂練習:(P141) 例5的延伸練習。 5分鐘 提供回饋 三、重點整理:(P142) 教師可利用重點整理幫學生統整本節所學到的數學概念與重點。 10分鐘 促進學習 保留 四、自我評量:(P143、144) 先讓學生練習,再將學生容易出錯或觀念不清楚的地方作補充說明,並搭配習作做練習。 (第四節結束) 20分鐘 評估學習 成果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