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记叙文复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纲导航考情分析 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C,分析综合)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C,分析综合)3.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C,分析综合)4.准确概括文中描写的人物、事物的特征。(C,分析综合)5.初步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B,理解)6.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感受。(E,欣赏评价)7.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E,欣赏评价)8.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B,理解)9.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B,理解)10.品味文学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E,欣赏评价)考纲导航考情分析年份考查篇目及文体考查知识点及分值筛选信息,概括内容梳理文章思路概括人物形象,把握情感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品味语言/重要词句的含意及作用鉴赏文章标题鉴赏表现手法探究文章内容2016《那个春天,很暖》(散文)?—梳理文中人物态度的变化过程(4分)概括文中人物的形象特点(6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3分)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6分)——谈阅读启示(4分)考纲导航考情分析2015《槐花》(散文)?概括文中写的两件事(6分)———选择文句在文中的正确位置(3分)分析关键语句指代的内容(3分)—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6分)探究怎样才能达到作者说的某种境界(4分)2014《红书包》(记叙文)?提取文中人物念头产生的原因(3分)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填空(6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3分)—比较分析画线句修改前后的表达效果(4分)探究文中重要语句包含的内容(6分)2013《远去的乡村》(散文)依据文章内容仿写句子(4分)—分析文章内容表达出的作者的感悟(4分)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5分)品味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4分)谈谈对标题的理解(6分)——考纲导航考情分析2012《红橘甜了》(小说)概括文中人物的态度、心情和做法(6分)—把握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体现出的情感(6分)—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4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理解标题(6分)——2017安徽中考命题预测 纵观近几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对记叙文阅读(包括抒情散文和小说)的考查是最普遍、最广泛的,每年必考,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丰富、开阔,题量在5小题左右,分值在23分上下。2017年安徽中考记叙文阅读的命题趋势及考查重点将有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选材:会选取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的课外阅读材料,一般为名家名作。(2)题型:在保留部分传统题型的同时,有可能侧重主观性和开放性试题,考查形式会有所创新。(3)试题考查的重点:①注重基础,考查对词句的理解的能力;②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的能力;③考查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感悟的能力;④对文章的情境和形象的把握,将会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⑤考查对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能力;⑥对考生语言表述、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尤其强调语言表述的严谨性。记叙文散 文小 说附一、记叙文1.记叙文的六要素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必须具备六大基本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如《羚羊木雕》一文:时间——晚上;地点——“我”的家里;人物——“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起因——“我”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友万芳;经过——在爸妈的逼迫下,“我”向万芳索回羚羊木雕;结果——友万芳为了不让“我”为难,主动把羚羊木雕还给了“我”。2.叙述方式及其作用(1)顺叙:按人物经历或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如莫怀戚的《散步》,以时间为序记叙了祖孙三代人散步的情景。 作用: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记叙文散 文小 说附(2)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将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前边叙述,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写难忘背影,中间描绘背影,结尾再现背影,采用了倒叙手法。作用: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使情节曲折;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内容对比鲜明,中心突出。(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这段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如《羚羊木雕》一文回顾“我”和万芳真挚的友情,采用的就是插叙手法。 作用:补充、衬托情节,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紧凑;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读者感到有张有弛,活泼轻松。记叙文散 文小 说附(4)补叙:也叫追叙,是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段,打破谜底说根由,交代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