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公共管理 系列教材
公共组织行为学
任 浩 编著
同 济 大 学 出 版 社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特别针对公共组织而言的组织
公 共 管 理 系 列 教 材
编 委 会
主 任 尤建新
副主任 雷星辉 诸大建 施建刚
委 员 ( 按姓 氏笔画为序)
尤建新 孙 荣 吴泗宗
周 箴 赵 雯 施建刚
诸大建 雷星辉 霍佳震
⊙ 总 序
总 序
公共管理是 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 运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系统科学
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 对公共组织和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管理活动。它与工商管理一起 ,
被认为是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两个“车轮”。现代公共管理的教育和研究于 20 世纪初在西方兴
起, 迄今 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它来源于现代机器工业大生产对政府 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的需
要。当代公共管理学呈现出一种多层次和多方 向发展的趋势, 其核心理论与研究思维正在 向复
杂、系统、综合集成的科学方向发展 , 关注解决复杂的公共管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政策 问题 。
经过近 20 多年稳定的持续发展 , 中国已从 内向型为主的经济体系 向全球性经济体系转
变 , 从乡村—农业化社会 向城市—工业化社会转变 , 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向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转变 。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转型, 特别是 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推动着公共管理变革。管理复杂、多变、动荡的全球性公共事务、城市事务、经济和社会事务 ,
需要公共组织的再造、公共管理体系的转变和政府管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而 良好的公共管理则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
巨大的社会需求促进了公共管理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在短短的几年内, 我国公共管理的学科
和专业建设逐步完善, 研究队伍 日益壮大, 研究机构不断充实, 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是与社会快
速发展的需求相比, 目前我们的公共管理理论还不能有效地指导改革实践、引导管理改进; 本土管
理经验提升到理论层次的还比较少; 在国际公共管理学界尚未形成中国流派; 公共管理专业的教育
还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等等。这也表明,我们的公共管理教育和研究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同济大学秉着“唱国际歌 , 走同济路”的理念 , 注重国际化和本土化有机 结合 , 积极推进 公
共管理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同济大学是 中国公共管理专业硕士 ( M PA ) 教 育第一批试办院校
之一。经过几年的努力, 同济大学的公共管理教 育和研究逐步形成了 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其
战略 目标是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辐射全 国、影 响亚太地区, 打造具有 中国特色 的、专业化 的
公共管理教育培养体系。其特色是 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学科基础 , 重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 , 重
视本土管理经验的挖掘和提升。
本系列公共管理专业教材体现了“同济特色”: 注重管理实务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
注重应用性和能力培养 , 注重在案例分析过程 中进行管理思维的训练。在充分 吸纳国际最前
沿的管理理论基础上 , 进行本土化转化 , 满足中国发展的需要。
本系列教材的读者对象, 主要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及其教学、研究人员, 尤其
适用于渴望在理论和实践能力上都得到显著提高的 M PA 研 究生 ; 同时也为从事 公共 管理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