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冷大水滴飞溅特性数值分析-OpenRepositoryofNationalNatural.PDF

过冷大水滴飞溅特性数值分析-OpenRepositoryofNationalNatural.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航 空 学 报 Jan. 25 2013 Vol.34 No.X XX-XX 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ISSN 1000-6893 CN 11-1929/V hkxb@ doi: 10.7527/S1000-6893.2013.0343 过冷大水滴飞溅特性数值分析 * 王 超,常士楠 ,吴孟龙,靳 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摘 要:针对过冷大水滴(SLD)撞击结冰表面的飞溅现象,开发了基于欧拉法的二维算法程序,该程序将LEWICE飞 溅模型和FENSAP飞溅模型耦合到水滴流场控制方程中进行求解,实现了对SLD撞击特性的准定常计算。根据水滴飞溅 模型中对于飞溅生成子水滴的质量和速度等信息的定义,通过定义控制方程中的源项,将其耦合到控制方程的求解中, 进而研究水滴的飞溅效应对于撞击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水滴的飞溅作用,导致翼型壁面附近的液态水含量分布 发生变化;通过对上述两种典型的SLD飞溅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发现了SLD撞击特性的一些共性和不同,这些共性与不 同揭示了SLD的撞击效应一般特点。 关键词:过冷大水滴;飞溅;撞击特性;液态水含量;源相 中图分类号:V2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6893 (2013 )XX-XXXX-XX [6] 高空中过冷水滴撞击到飞机机翼、发动机、 Indiana 州,机上 68 人全部遇难 。这次事故即 传感器等其它部件的迎风面形成结冰,严重威胁 刻引发了美国联邦航空局(FAA )、美国国家宇 [1] 飞机的飞行安全 。引起飞机结冰的水滴多由直 航局(NASA )、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 ) 径小于 50μm 过冷水滴(称为“常规水滴”)组 及其他相关研究机构对于过冷大水滴(SLD )撞 成。对于该尺度范围内的过冷水滴通常假设其为 击结冰的关注。 刚性颗粒(水滴不变形和破碎),水滴撞击结冰 不同与常规水滴的撞击结冰,SLD (包括冻 [2] 表面时完全被吸收,不考虑水滴的飞溅等 。基 雨和微冻雨)对飞机表面的撞击范围更大,且容 于上述假设条件,经过多年的研究,对该尺度范 易形成溢流,导致在飞机防冰系统覆盖范围之外 围的过冷水滴的撞击结冰机理和防/ 除冰理论已形 形成严重结冰;SLD 的撞击结冰往往伴随着破 [3-5] 成较为深刻的认识 。1994 年,美国鹰航一架 碎、飞溅等复杂的动力学效应,以及由此而生成 ATR72 飞机在穿越结冰云层时遭遇尺度大于 的大量“雾状”子水滴可能对结冰表面形成二次撞 50μm 过冷水滴导致严重结冰,坠毁于美国 击,对飞机的安全飞行造成更大的潜在危害。水 收稿日期:2013-05-30 ;退修日期:20 13-06-07 ;录用日期:2013-07-17;网络出版时间:2013-07-31 17:12 /kcms/detail/11.1929.V1712.001.html 网络出版地址: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