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册 语 文 4.孙权劝学 人教版 qīnɡ tú yé shè shú ɡēnɡ 当道,当权 推托;事务 研究儒家经典 只,只是;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语气词,罢了 谁 于是,就 到,等到;经过 谈论,商议 不再是 重新;擦拭眼睛 知晓事情 于是,就 3.通假字。(1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与“涂”连用,当道,当权 应当 用 与“为”连用,认为 古时王侯的自称,我 独自,孤独 研究 治理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名称 重新 更加、更换等 历史 过去的事情 只,只是 表转折的连词 6.重点句子翻译。(12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如今掌管重要事务,不能不读书学习!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你)只不过应该广泛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以为读书大有好处。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能,不再是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了!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跟读书人分别三天后,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兄长怎么认识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 (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 7.作家作品。(6分) 司马光(1019-1086),字_______,北宋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北宋著名的______家、______家。他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废”,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并拒绝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的任命,退居洛阳15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__________》。 君实 政治 史学 资治通鉴 一、课内阅读 8.根据课文填空。(8分) (1)《资治通鉴》是 ____(朝代)著名的____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______(体例)史书,记载了从____到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中“经”是指儒家经典著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书。 (3)源于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北宋 政治 编年体 战国 五代 《易》 《书》 《诗》 《礼》 《春秋》 吴下阿蒙 刮目相看 (4)下面一组成语都与“勤学”相关,试写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 ①韦编三绝:______ ②囊萤映雪:____________ ③悬梁刺股:________________④凿壁偷光:_______ 孔子 车胤、孙康 孙敬、苏秦 匡衡 D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蒙乃始就学。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 11.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2.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3分) 三国时吴国国君孙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吴国名将吕蒙: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吴国谋士鲁肃: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1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重要内容。(2分) 记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14.鲁肃赞吕蒙这一情节在写法上有何特点?(2分) 在写法上运用了侧面描写,用鲁肃叹学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二、比较阅读 【甲】《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炳烛而学》) A 七年级下册 语 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