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病毒感染与免疫.ppt
* * 分型 T淋巴细胞 成纤维细胞 白细胞 产生细胞 弱 强 抗病毒 强 弱 抗肿瘤 强 γ Ⅱ(免疫干扰素) β 弱 α Ⅰ 免疫调节 抗原类别 型别 * * INF抗病毒活性: 不直接灭活病毒,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ntiviral protein,AVP)发挥效应 作用迅速,感染后数小时即产生 AVP是酶类,故作用无特异性 * * IFN的诱生和作用示意图 * * AVP种类及作用: ①腺嘌呤核苷合成酶(2’-5’A合成酶):激活细胞内核酸酶,降解病毒mRNA ②蛋白激酶(PKR):使病毒蛋白转释超始因子磷酸化,阻止病毒蛋白质合成 * * 干扰素抑制病毒蛋白翻译的两种途径示意图 激活核酸酶 * * 间接性、广谱性(非特异性)、种属特异性、 早期中断病毒复制,阻止感染扩散 抗病毒作用特点 抗病毒作用意义 抗病毒免疫 * * 抗肿瘤 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有丝分裂 去除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使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 免疫调节 增强或抑制抗体形成及细胞免疫(依剂量和反应条件不同) 增强Mφ 、 NK 、CTL功能,促进IL分泌 干扰素的其它作用(INF-γ) * * NK作用特点: 非MHC限制性、非特异性 ADCC作用、清除病毒感染靶细胞 INF-γ可激活NK细胞活性 抗病毒免疫 NK细胞 * * 二、特异性免疫 按种类:IgG IgM IgA 体液免疫: 按功能: 中和抗体、 血凝抑制抗体、 补体结合抗体---内部抗原抗体 抗病毒免疫 外部抗原抗体 * * 外部抗原 内部抗原 * * 血凝素 * * 中和抗体: 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能与细胞外游离病毒结合,阻止病毒吸附易感细胞,消除病毒感染性 IgG、IgM、S IgA 作用机制: 直接封闭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病毒抗原表位 改变病毒表面构型,阻止病毒吸附、侵入易感细胞 * * 血凝抑制抗体: 针对病毒包膜上血凝素 刺突的抗体,可消除病毒感染性 补体结合抗体----非中和抗体 病毒内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一般不能中和病毒、清除感染;但可作为血清学诊断的标准 * * 体液免疫在抗病毒感染中作用: 中和抗体---清除血清中游离病毒,阻止 感染发生,防止感染扩散 预防疾病、阻止扩散 非中和抗体---近期感染指标, 病毒感染诊断 * * 细胞免疫: 抗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CD8 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 特异性直接杀伤感染病毒的靶细胞 CD4+T细胞 (Th1) 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发挥细胞免疫效应 * * 免疫病理损害: 迟发型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病毒为细胞内感染的微生物 清除感染病毒的靶细胞, 彻底清除病毒感染,主要依靠细胞免疫 抗病毒免疫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有丝分裂(比对正常细胞的作用大500-1000倍); 去除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使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有去恶性作用; 加强免疫细胞(NK、Mφ、Tc)的识别和杀伤(IFN-γ作用强 * * * * 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第二节 病毒的免疫 * *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一、病毒感染传播方式 二、病毒感染致病机制 三、病毒感染的类型 四、病毒感染与肿瘤 * * 传播途径 同细菌; 吸入是最常见的病毒感染途径; 多数病毒以一种方式进入宿主机体,也可见以多途径感染的方式感染机体的病毒。 * * 人类病毒的感染途径 主要感染途径 传播方式及途径 病毒种类 呼吸道 空气、飞沫或皮屑 流感病毒、鼻病毒等 消化道 污染水或食品 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他肠道病毒等 输血、注射或器官移植 污染血或血制品污染注射器 HIV、乙型肝炎病毒等 眼或泌尿生殖道 接触、游泳池、性交 HIV、疱疹病毒1、2型等 经胎盘、围产期 宫内、分娩产道、哺乳等 乙肝病毒、HIV等 破损皮肤 昆虫叮咬、狂犬、鼠类 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等 * * 病毒的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中个体间的传播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件:F社区医疗机构.ppt
- 课件:F社区预防服务.ppt
- 课件:HIB感染性疾病的.ppt
- 课件:GB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ppt
- 课件:GEN紧急救援.ppt
- 课件:GR健康集团简介.ppt
- 课件:G医药科技模板.ppt
- 课件:传染病及预防.ppt
- 课件:HK康复发展概况.ppt
- 课件:传染病与免疫.ppt
- TMS320F28377S赋能多位置接口伺服系统的深度研究与创新实践.docx
- 妆奁录首饰设计创意解析与工艺创新.pptx
- MAPK信号通路:解锁蟾蜍灵抑制Jurkat细胞增殖与诱导凋亡的分子密码.docx
- 探寻植物天然防御密码:几种植物杀虫抑菌活性与成分解析.docx
- 新兴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替代品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蛋白、细胞与小鼠肝脏视角.docx
- 基于多技术融合的变电站高压开关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 会展驱动与区域协同:重庆会展业的经济引擎效应与发展路径.docx
- 油田采出水及灰水处理中膜材料的性能解析与污染防控研究.docx
- 《举办一次家庭聚会》初中七年级上册劳动教育讲课PPT课件.pptx
- PVA纤维性质对SHCC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与实践洞察.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