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务实的精神提升教师职称评审的实效性.docx

以科学、务实的精神提升教师职称评审的实效性.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科学、务实的精神 提升教师职称评审的实效性 2015年6月24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之怪 现状》一文,用“不评不甘心,参评特累心,落评更灰心” 一句形象地形 容我国中小学教师参与职称评审的心理感受。2015年6月29日,《中国教 师报》以《教师评职称到底有多难,有多痛》为题,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教 师评审职称之“难”与“痛”。 教师职称评审,事关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本应是激励教师促进专 业发展、推动学校深度变革的重要手段Z-o然而,不少学者指出,我国 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并未真正起到有效促进教师个人和学校整体 发展的作用,反而使一些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增加了同事之间的隔阂和 矛盾。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一、职称评审必须注重科学性 众所周知,一项制度能产生实效性,前提是该项制度要确保严密的科 学性和具有现实操作性。而职称评审制度的科学性,来源于评审过程的公 正、公平和公开。所谓公正,就是强调职称评审要有多数人相对认可的一 个关于“质”与“量”的评价标准体系,要确保评审的方向是正确的;所 谓公平,就是通过评审,应当让大家认可的有品德、有能力、有业绩的教 师获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所谓公开,就是应当在评审过程屮,确保资 格审核、民意测评、专家评审等过程阳光、透明,而不是处在没有监督没 有约束的“暗箱”中。 自1994年把“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写进我国《教师法》 以来,我国就一直在开展探索如何更好地实施职称制度改革。2015年9月, 人力资源保障部和社会保障部还专门发文《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此后,全国各省市都根据本省市 的实际,研究制订了一系列配套的文件和措施。可以说,《意见》的出台, 从宏观上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但总体上仍属于面上的修修补补,我国 至今仍未探索出一套科学严密、易于操作且被广泛认可的完善的?u审体 系。 关于评审的科学性,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为什么评、谁來评、评什么、 怎样评。事实上,这其屮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大问题”。“为什么评”的问 题,除了我们能找到法律条文规定,以及必须完成人事部门每年下达的任 务指标、财政部门每年根据人事岗位来核定和拨付财政预算等政策规定以 外,我们似乎找不到其他更多的依据,更鲜有人去深入探究其中的学理依 据。换句话说,这个问题已不是教育界能解决的问题,更不是一线教师关 心的问题。一线教师更关心的是,如何在现有制度框架下,争取将为数不 多的高级职务名额之一占为己有,因此,他们更关心“谁来评、评什么、 怎样评”的问题。 关于“谁来评”的问题,英实与后團的“评什么”和“怎样评”是相 互关联、浑然一体的。如果评审机制构建得好,整个过程会处于非常规范、 融洽和和谐的状态,如果评审机制构建得不好,整个评审就会乱成“一锅 粥”。因为只要是评价,就是一种价值判断,就是主体对满足自我需要的 一种主观的心理表达。由谁来主导评审,直接会影响到评审过程中决策规 则的制定。以往大家对职称制度比较多的诟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教育部 门说了不算,学校说了也不算,人事部门说了才算,职称评审大权在地方 人事部门手里。而人事部门组织的一些评审专家根本不了解学校教师的工 作表现和实绩,只看获奖证书、科研课题和论文,所以招致不少不愿做课 题和写论文的教师的埋怨。《意见》指出,耍“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 础的业内评价机制”,但这仍是一个很模糊的表述。学校和教育局有关领 导,他们既是领导,乂是专家,能不能谓之“同行专家” ?本单位的评审 专家应占多少比例?不应超过多少比例?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据了 解,有些地方又有矫枉过止的感觉。人事部门除了核定高级、中级、初级 岗位比例以外,其他事一概不管,教育行政部门也不管,全由学校口己搞 定。这就是所谓的“甩手掌柜”或“矛盾下移”。一些学校的校长倒是很 欢迎,认为自己手中有权了,按照学校以往的惯例,什么事都“自己说了 算”,对于自己不想让其获评的教师,在资格初审阶段就找个理由把他刷 下去;对于想照顾的教师,通过各种场合明里暗里地透露口风,造气势、 定基调。因此,笔者以为,谁来评的问题必须科学规范,特别是在我国讲 人情、讲面子相对比较盛行的情况下,照顾“关系户”、照顾年长者等现 象比较突出,而一些真正有能力、有业绩的年轻教师往往迟迟没有机会, 这样的导向本身就是不公正的。所以,建议人事和纪检部门必须真正加强 评审过程监督,对评委会人员的组成比例应作出一定的规定,特别是对单 位一把手在幕后操控和干扰评委会行使职责的现象耍加以严厉追究。 关于“评什么”的问题,即评价标准制定的问题,亦是非常重要的一 个环节,可以说标准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评审的公平性问题。关于标准, 除了一些硬性规定之外,比如学历、年限、教学和科研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