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行政業職業安全衛生服務手冊 目錄
壹、職業安全衛生法及其施行細則之條文對照 1
貳、職業安全衛生法實施後,新增適用之本府各機關依法應辦理事項
25
參、職業安全衛生法相關範本及指引 31
項次 職業安全衛生法條文 相關範本及指引名稱
一 第 6條第 1項第 11款 臺北市天然災害 颱風豪雨( )外勤 安全計畫
範例( )31
二 第 6條第 2項第 1款 人因性危害防止計畫(範本)36
三 第 6條第 2項第 2 款 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預防計畫(範本)
55
四 第 6條第 2項第 2 款 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預防措施執行流程
(範本)74
五 第 6條第 2項第 3 款 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計畫(範本)
91
六 第 6條第 2項第 3 款 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流程圖範本( )
120
七 第 6條第 2項第 4 款 高氣溫勞工熱危害預防指引 124
八 第 12條第 3項 作業環境測定指引 128
九 第 34條 安全衛生工作守則範本( )133
十 第 37條第 1項 臺北市職業災害調查分析及紀錄計畫
(含虛驚事故、影響身心健康事件 )134
十一第 37條第 2項 職業災害通報單 161
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實務問答篇 163
伍、職業安全衛生法常見問題 FAQ 168
I
壹、職業安全衛生法及其施行細則之條文對照
第 一章 總則
第 1條
為防止職業災害,保障工作者安全及健康,特制定本法;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者,
從其規定。
細則第 1條
本細則依職業安全衛生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訂定之。
第 2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工作者:指勞工、自營作業者及其他受工作場所負責人指揮或監督從
事勞動之人員。
二、勞工:指受僱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
三、雇主:指事業主或事業之經營負責人。
四、事業單位:指本法適用範圍內僱用勞工從事工作之機構。
五、職業災害:指因勞動場所之建築物、機械、設備、原料、材料、化學品、氣
體、蒸氣、粉塵等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工作者疾病、傷害、
失能或死亡。
細則第 2條
本法第二條第一款、第十條第二項及第五十一條第一項所稱自營作業者,
指獨立從事勞動或技藝工作,獲致報酬,且未僱用有酬人員幫同工作者。
本法第二條第一款所稱其他受工作場所負責人指揮或監督從事勞動之人
員,指與事業單位無僱傭關係,於其工作場所從事勞動或以學習技能、接
受職業訓練為目的從事勞動之工作者。
細則第 3條
本法第二條第一款、第十八條第一項、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一款及第五十
一條第二項所稱工作場所負責人,指雇主或於該工作場所代表雇主從事管
理、指揮或監督工作者從事勞動之人。
細則第 4條
本法第二條第二款、第十八條第三項及第三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工資,指勞
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