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华章荟萃 经世济民》 编委会
主 编: 封希德 赵德武
副主编: 马 骁 丁任重
编 委 (按姓氏音序排列):
丁任重 封希德 甘本佑 雷起荃
李永禄 刘崇仪 马 骁 庞 皓
涂文涛 王永锡 王裕国 袁文平
张 洪 赵德武
编 辑: 西南财经大学期刊中心
历史是重要的,真实地呈现历史更是重要的。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周年大庆,期刊
中心对分别于1957年、1988年创刊的《财经科学》和《经济学家》
发表的优秀研究成果,尤其是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时代影响力
的研究论文进行了遴选、整理,并编辑成四卷丛书《华章荟萃 经
世济民》,以此向新中国60 华诞献礼。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选择
了社会主义道路,实践选择了改革开放,《财经科学》、《经济学家》
理论的探索记录和见证了这一过程。 作为稀缺、珍贵的历史文献
资源,作为我校非常重要的一笔财富,我们期望通过挖掘、编辑成
书,以恢弘、珍贵的历史笔录真实地再现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
探索的历史轨迹。 丛书选取了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确立前后两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分四卷编辑:第一卷为“历史
钩沉卷”(1957—1959 年)、第二卷为“探索争鸣卷”(1980—1994
年)、第三卷为“改革创新卷”(1995—2008年)、第四卷为“理论前
沿卷”(1989—2008年),前三卷为《财经科学》的文献资源,后一
卷取自《经济学家》。 全书共精选了134 篇文章,选入丛书的论文
时间跨度大、领域分布广,涉及宏观与微观、政府与市场、改革与
开放、转型与发展、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工业、农业与服务业
等中的系列重要论题,基本反映了我国近60 年间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实践中理论与政策研究的进程和水平。
一
《华章荟萃 经世济民》(历史钩沉卷)展现我校专家学者在
1957—1959年那段短暂历史的理论足迹。 它让我们回溯既往,打
1
开封存已久、几近被人遗忘的历史档案:1954 年创办《教学改革》
校刊;1957年5月正式创办《财经科学》———西南地区最早的经济
理论刊物和四川财经学院学报。
1952年全国高校系统院系调整催生了一个新的高等院
校———四川财经学院,它汇集了包括陈豹隐、汤象龙、王叔云、许
廷星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财经专家学者,共议经济政策之大计,
共谋财经教育之宏图。 本卷选取了1957—1959 年三年共7 期刊
登在《财经科学》上的文献,其中包括13名专家的13篇文章。 这
些文献论证严密、结构完整、数据充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
四川财经学院的学术水平,反映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学术取
向。
首先,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服务财经教学实践。 注重基础理
论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是我校的一个优良传统,
这一点从老一辈学者那里就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本卷选取的几
篇文章正是其代表。 譬如许廷星的《关于财政学的对象问题》
(19572),王叔云的《关于农业经济学的对象问题》(19582),何
高著的《论我国过渡时期货币的本职与职能》(19572),谭本源的
《我国过渡时期财政的本职与职能》(19581)均对各自学科的研
究对象和内容作出了自成一家的基本界定与争鸣探讨,对学科发
展与教学实践起到了引导作用。
其次,紧扣研究热点,打上时代烙印。 20 世纪50 年代中后
期,我们以苏为鉴,仿效前苏联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
制,但其排斥商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