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穆克登碑初立位置及图们江正源考论-清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PDF

清代穆克登碑初立位置及图们江正源考论-清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 年 11 月 清史研究 Nov. 2009 第 4 期 Studies in Qing History No4  读史札记 清代穆克登碑初立位置及图们江正源考论 陈 慧   1712 年 ( 清康熙五十一年 , 朝鲜肃宗三 或其他河流 。另一种看法是认为石碑最初立于 ) ( 十八年 , 穆克登第二次前往中朝边境 , 勘查 今朝鲜境内的小白山 小白山是图们江与鸭绿 ) 图们江界河 。在朝方的协助下 , 穆克登确认了 江的分水岭 上 , 后来被向北挪移到了天池附 图们江和鸭绿江的正源 , 在此二江的分水岭上 近 ; 碑东所对的 “土门”江即图们江 , 正源是 立下一座简陋的石碑 , 用以标示中朝界河发源 小红丹水 。这一观点主要存在于中国学界 , 以 于该处 。碑文曰: “大清乌喇总管穆克登奉 旨 清末戍边将领吴禄贞、当代学者徐德源先生为 ④ 查边至此 , 审视西为鸭绿 , 东为土门, 故于分 代表 。 ① 穆克登确定界河正源并立碑为记 , 实质上 水岭上勒石为记” 。这次踏查 , 是中朝两国 对图们江界河源头所进行的首次勘查 , 双方共 就是对中朝图们江 、鸭绿江界河发源地段进行 同对图们江正源进行了确认 。自此 , 中朝两国 划分 。穆克登立碑的位置和石碑所标示的界河 政府尚未加以约定的图们江上游地段的边界线 正源 , 直接决定着中朝两国边界线的定位 。廓 得以明确 。穆克登寻源 、立碑 , 是中朝边界史 清穆克登碑的初立位置及图们江正源 , 是解读 上的重要举措 。 中朝图们江边界争议案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 19 世纪末 , 朝鲜就穆克登所立之碑 , 向 对于认识和分析清代的中朝关系以及古代中朝 清王朝提出了图们江界河争议 。继而 , 穆克登 两国边界的沿革过程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 查边史事又衍生了系列问题 。其中最为关键的 现实意义 。尤其在有些人提出 “中日 《间岛协 问题是 , 穆克登将碑立于了何处 , 图们江正源 约》无效 、应使中朝边界线回到 1909 年之前 为何水 ? 20 世纪以来 , 中外学者对这一问题 的状态”等观点之后 , 对于穆克登立碑位置和 进行了探讨 , 至今争议颇多 。学术界对此大致 图们江正源的研究就更加重要起来 。 有两种不同见解 。一是认为石碑的初立位置即 就穆克登立碑的位置和石碑所标示的界河 失踪前所在位置 , 位于长白山天池东南 , 后世 正源等问题开展研究 , 首要的困难在于史料记 ② 载的模糊与不详 。中国史料对于穆克登查边事 从未有过挪移 。日、韩学界普遍持此观点 ,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