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01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 绪论 * 数字通信特点 数字通信系统的优越性 抗干扰能力强,可消除噪声累积,可多次再生 可采用信道编码技术,降低传输无码率 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便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 便于加密处理,切保密性好。 例: 待传送数字序列X,密码数字序列Y。 加密后数字序列 Z=X⊕Y ---模2加 解密后 Z⊕Y=X⊕Y⊕Y=X 数字通信设备易于大规模集成 缺点 占用带宽大 同步要求高,设备比较复杂 四、通信系统的性能度量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 绪论 * 1、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有效性: 信道一定时,系统能够传输信息内容的多少 可靠性: 系统接收端恢复信息的准确程度。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 绪论 * 2、模拟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有效性---带宽B 在给定信道带宽内,能容纳多少的通信路数; 也可用传单路信号的有效带宽来衡量。 可靠性---信噪比(SNR,Signal Noise Ratio) S/N =接收端的输出信号功率/噪声功率 用分贝(dB)表示时,SNR=10lg(S/N)dB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 绪论 * 3、数字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有效性——传输速率 码元传输速率(Rs):(波特率) 单位时间能够传送的码元数。 单位:码元/ 每秒 (波特,Baud) 每个码元传输所占用的时间Ts 为码长,则 Rs=1/Ts 信息传输速率(Rb): (比特率) 单位时间能够传送的信息量 单位:(bit/s)。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 绪论 * 信息速率与码元速率的关系 信息量:衡量各种不同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多少 IM=log2M (比特) M — 符号数(进制数) 信息传输速率(Rb): 单位时间能够传送的信息量(bit/s)。(比特率) Rb=RSM·log2M 比特/秒 RSM=Rb/log2M 波特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 绪论 * 例:一个二进制数字信号系统,一分钟传送了18000bit的信息量 (1)其信息速率为多大?其码元速率为多少? (2)如果采用8进制系统时,码元速度为多少? 解: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 绪论 * 有效性指标——频带利用率 频带利用率; 码元频带利用率ηs: 单位频带内的码元传送速率, ηs=Rs/B 单位:baud/ Hz 信息频带利用率ηb: 单位频带内的码元传送速率, ηb=Rb/B 单位:(bit/(s·Hz))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 绪论 * 可靠性—传输产生的错误概率; 误码率Ps=接收的错误码元数/发出的总码元数; 误比特率Pb=接收的错误比特数/发出的总比特数; (误信率) 数字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 不同媒体对通信网的要求 多媒体对象 数据速率(Mb/s) 可接受的位出错率 数字电话 视频(TV品质) 压缩视频 数据(文件传送) 0.064 100 2~10 1~100 10-3 10-2 10-6 10-9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 绪论 * 为了获得通信中所需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产生了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是现代信息工程的核心技术。 信息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对某一方面的要求、优化系统某一方面的性能指标。 信息处理的主要手段是编、译码。比如: 1、为了提高系统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信源 编码来完成。 2、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加密 来完成。 3、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信道 编码来完成。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 2014年2月 *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 2014年2月 *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 2014年2月 wujing *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 2014年2月 *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 2014年2月 * wujing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 绪论 *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是直达波,又称视距传播(Line of Sight, LOS) ②是地面反射波 ③是地表面波 ④是经大气层反射的天波 移动通信系统大都采用视距传播方式。 wujing 现代通信原理——第一章 绪论 * 3. 微波通信 载波在微波波段的通信 频段:300MHz~300GHz,波长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