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诉求与实践模式-GCEDClearinghouse.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第 1期 比较 教 育 研 究 No.1.2013 (总第 276期) ComparativeEducationReview GeneralNo.276 “全球公民教育:基本内涵、 价值诉求与实践模式① 卢丽华,姜俊和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辽宁沈阳110044) [摘要] “全球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当前,世界各国 逐渐确立 了以 “公平与正义”、“生存与发展”、“民主与理性”为核心的 “全球公民”教育价值诉 求,实施 “全球公民”教育的立体化教育网络也正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悄然形成。 [关键词] “全球公民”教育;内涵;价值诉求;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3)01—0058—05 “全球公民”教育 (globalcivileducation)又称 危机与发展瓶颈,世界各国公民的责任意识不断 “世界公民”教育,是一种 旨在培养公民的世界观 增强 ,人们开始认识到全球合作与相互声援的重 念及相应行为能力的教育,是人们在面对全球化 要意义,开始站在全球及全人类的高度去思考问 挑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关于公民教育内涵 题并采取相应的行为模式,“全球公民”应运而生。 与功能的全新的认识。“全球公民”教育兴起于20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于 “全球公民”身份的 世纪后期,它的兴起是公民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复 认同感不断提升,关于 “全球公民”资格及其属性 兴的一个重要标志。探索 全“球公民”教育的内涵、 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呈现。关于 全“球公民”,国外 核心价值取向及其实践模式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很多学者及教育培训机构作出了一些描述。英国 乐施会教育培训机构(OxfamGB)认为 “全球公民” 一 、 “全球公民”与 “全球公民”教育 的核心要素或基本特征应是 :生活在全球化时代 “全球公民”是对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各 的每个社会个体应学会适应全球生存的知识和技 国公民身份的一种新的定位,可以说是全球化滋 能,应具有全球化的意识和观念,诸如懂得合作与 生了“全球公民”的角色。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促使 消除分歧 ,尊重多元文化 ,重视公平正义 、积极承 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社会个体为了生存与发展 担公民责任等。_11(见下页表)美国哲学家纳斯鲍姆 的需要,彼此之间需要打破空间障碍,相互理解并 fNussbaum,M.c.)在 《培育人性》(Cultivatehu— 相互学习,从而形成在全球化时代生存与发展所 manity)))一书中认为,全“球公民”应是那些对世界 需的国际视野与技能。与此同时,面对共同的生存 上的各种文明、种族、多元文化、社会边缘群体有 ①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2008年度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项目“世‘界公民’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项 目编号:2008T099)的阶段 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卢丽华(1980一),女,辽宁营口人,沈阳大学师范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姜俊和(1962一),男,内蒙古开鲁人,沈阳大学师范学院院长 ,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No.1.2013 比较 教 育 研 究 2013年第 1期 GeneralNo.276 ComparativeEducationRev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