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张晓萍.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序 彭兆荣 张晓萍教授嘱我为她主编的 《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 人类学研究论丛》作序,我深感荣幸。 从学科意义上说,人类学对旅游的研究相当晚近。按照西方旅游人类 学家的说法,直到20世纪60年代前后才宣告出现。虽然人类的旅行文化 (travellingculture)早就开始,严格地说,有了 “人”的认定、概念、价 值和行为规范,旅行也就随之产生。旅行也被作为人类 “知识考古”和 “知识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既然 “人的出现”必然伴随着 “人的旅 行”,为什么人类学对她的研究却迟到了呢?这显然是一个问题。她与人 们对旅游 (tourism)的社会认知有关,正如著名旅游人类学家格雷本 (Nelson,HHGraburn)教授对莎士比亚悲剧 《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名 言 “是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 (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   的改造那样,“去旅游还是不去旅游,这是一个问题。”从旅行到旅游,  人类社会在这一巨大的 “词汇”历史变迁中附会了太多背离、太多悖理、   太多矛盾,因而有了太多变化的社会语义。其情势仿佛二十多年前的中  国,“旅游”属于天方夜谭,属于社会行为和道德伦理的 “黄腔走板”,   “大有问题”,可是时至今日,如果人们不去旅游便被认为是 “过时的” 序  生活时尚,同样 “大有问题”。国家机器和传媒也跟着为之 “打气”,旅   游被赋予了 “社会和经济发动机”的神奇功效。换言之,旅游成为索解  现代社会和现代性 “迷思/神话” (myth)的一个最好注疏。令人觉得蹊  跷的是,似乎鲜见有人对旅游的 “角色转换”进行深入的理性追问,明    ·1·  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     摆着答案可能正蕴涵其中。  不言而喻,人类学是一个专事解析人类社会 “迷思”的学科,对这  一酝酿了近半个世纪的现代 “问题”的思索,人类学自然不能缺席发言,   更做不到 “失语”。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发达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