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明奖项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拟推荐申报201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五) 根据申报云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相关文件要求,为完善科技奖励的社会监督工作,确保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的公正性,现对昆明理工大学拟推荐申报2013年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简介、候选人和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推荐理由和建议等级等主要内容进行公示。在公示期间任何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单位或个人,请在公示期内实名及书面材料向教育厅科技处反映。 公示时间:2013年5月16日-2012年5月23日。 联系电话:0871???????????????????????????????? 2011年5月15日 2013年昆明理工大学拟申报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 科技创新团队 一、基本情况 团队名称 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 研究方向 有色金属冶金 团队带头人 杨斌、马文会、戴永年 主要支持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团队成立时间 1979年 推荐单位(盖章) 昆明理工大学 推荐材料密级 非密 可否公示 可 可否公开宣传 可 学科分类名称 1 有色金属冶金 代码 45040 2 真空冶金  代码 4503020 3 代码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 制造业 所属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制造业 二、人员构成 (一)成员结构 总人数 30 男 22 年龄结构 65周岁以上 1 3.33% 50-65周岁 3 10% 女 8 35-50周岁 12 40% 35周岁以下 14 46.67% 专业技术职务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8 26.67% 8 26.67% 11 36.67% 学历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本科 17 56.67% 8 26.67% 3 10% (二)主要成员 带 头 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技术职务 所在单位 研究领域 团队工作时间(年) 1 杨斌 男 48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冶金新工艺 23 2 马文会 男 40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高纯金属 12 3 戴永年 男 84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冶金新工艺 34 其他主要成员 4 刘大春 男 47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二次资源 11 5 徐宝强 男 34 副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钛冶金 6 6 姚耀春 男 36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冶金物化 8 7 陈秀敏 女 40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理论计算 4 8 龙 萍 女 47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冶金分析 5 9 郁青春 男 42 副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铝冶金 6 10 李一夫 男 31 讲师 昆明理工大学 锡冶金 5 11 蒋文龙 男 29 工程师 昆明理工大学 铅冶金 4 12 邓勇 女 30 工程师 昆明理工大学 稀有金属 6 13 熊恒 男 33 讲师 昆明理工大学 铜冶金 6 14 王飞 女 32 助理研究员 昆明理工大学 稀散金属 7 15 曲涛 男 31 工程师 昆明理工大学 镁冶金 6 三、团队简介(限3000字限以内) 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长期从事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团队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成绩显著。 1958年,戴永年同志在昆明工学院率先开展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的研究;1979年成立昆明工学院真空冶金研究室,形成了真空冶金科研团队;1989年成立昆明工学院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戴永年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研究所被云南省认定为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是我国首个依托高等院校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团队于2005年和2012年先后被遴选为云南省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团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目前团队拥有30名成员,每年约招收名30研究生,团队成员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名,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2名。团队成员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实干精神。团队带头人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深的学术造诣,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奉献精神。 团队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形成了稀散金属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再生、真空冶炼新工艺以及高纯有色金属材料的真空制备四个研究方向。先后承担了“973计划”课题、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构建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的理论体系、开发了十余项拥有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