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及检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钩端螺旋体及检验 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螺旋体在电镜下结构:由原浆柱、中轴丝及包围于菌体终轴丝上的外膜所组成。外膜位于原浆柱及中轴丝外层,与细胞荚膜相当,系膜状结构。中轴丝位于外膜和原浆柱之间,是螺旋体运动的运动器官;原浆柱与细菌菌体相当,为一螺旋状柱形结构,由细胞壁,胞浆膜及胞浆内容物组成,胞浆内含有核质而无定形核。 临床意义:螺旋体所致疾病主要有传播性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 根据螺旋数目、大小与规则程度,及两螺旋间的距离可分为五个属。其中对人和动物治病的有三个属:疏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钩端螺旋体属。 钩端螺旋体属种类很多,分治病性和非治病性两大类。治病性钩端螺旋体有多种类型,能引起人、动物和家畜的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及自然疫原性疾病。 钩端螺旋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致,规则而紧密,在暗视野显微镜下,似小珍珠排成的细链,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菌体长短不一,运动活泼,沿长轴做旋转、扭转及菌体伸缩匍匐状运动,因此常使菌体呈s、c、8形。钩端螺旋体为革兰阴性,但一般染色不易着色,常用镀银染色法及荧光抗体染色法。镀银染色法染成深褐色,其形态程献不典型状态。 钩端螺旋体是致病性螺旋体中唯一能够人工培养的。对酸碱敏感,最适PH7.2-7.4,低于6.8或高于7.7生长不良。最适生长温度28-30℃。需氧,通常在液体培养基表面1CM内的部位生长最好。其生长缓慢,在适宜条件下约12小时分裂一次,培养5-7天后生长良好。培养时应每隔2周转种1次。营养要求不高,在含兔血清和白蛋白、脂肪酸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后,成半透明云雾状混浊。 钩端螺旋体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于细菌,但较其他致病性螺旋体强。钩端螺旋体耐冷不耐热和干燥,加温56℃10分钟或60℃1分钟即死亡。对化学消毒剂极敏感,75%乙醇,0.1%盐酸、硫酸10-15分钟内,0.5%来苏儿、1%石碳酸10-30分钟内其迅速死亡。对青霉素、金霉素及庆大霉素极敏感,但对磺胺类药物耐药。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