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双波长差吸光度法及后分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
李雪志,1996年发表于《实用医学检验杂志》
建立在Lambert—beer定律基础上的单波长分光光度分析技术,应用极为广泛,但由于单波长法存在混浊试样对光的散射和比色杯背景吸收等难以克服的缺点,它在高精度测量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解决浑浊试样对分光光度测定的干扰问题,美国的B.Chance于1951年制成了用振动镜使两束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交替通过待测溶液的双波长分光光度计(Double
Wavelength
Spectrophotometer),从而奠定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双波长分光光度分析技术已日臻完善,与先进的后分光技术相结合,在生化自动化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示出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1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在传统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基础是差吸光度和等吸收波长。它与传统分光光度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采用了两个不同的波长即测量波长(又叫主波长λp,
PrimaryWavelength)和参比波长(又叫次波长λs,Second
Wavelength)同时测定一个样品溶液[1,2],以克服单波长测定的缺点,提高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早期的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在测定时,两束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经斩光器(Chopper,一种用于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中使光束按一定周期反射,遮断或通过的装置)处理后,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交替照射[1]比色杯,经待测溶液吸收后,再照到光电管上,产生两个不同的吸光度,再将这两个吸光度相减,就得到了差吸光度ΔA。根据Lamber—Beer定律,
得:
Aλp=ελpLC+Ap(1)
Aλs=ελsLC+As(2)
式中Aλp、Aλs—分别为待测溶液在主波长和次波长处的吸光度,ελp、ελs—分别为待测溶液在主波长和次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
L—光径
C—待测溶液的浓度
Ap、As—分别为待测溶液在主波长和次波长处的散射或背景吸收
当λp、λs相差不太大时,由同一待测溶液产生的光散射吸光度和背景吸光度大致相等,即Ap=As,将(1)式-(2)式得:
Aλp-Aλs=ΔA=(ελp-ελs)LC(3)
对于同一待测溶液来说,ελp-ελs是一常数K,在光径L不变的情况下,(3)式可简化为:
ΔA=KC(4)
(4)式说明,待测溶液在λp与λs两个波长处测定的差吸光度ΔA与试样中待测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这就是双波长法赖以建立的定量公式[1,3]。
双波长差吸光度法具有可以克服溶液浑浊的影响
、共存组分吸收谱线叠加的干扰,以及减少比色杯的光学不均一等优点。它的差吸光度在2.5以内时,线性范围良好。
2选择双波长的方法[1,3]
双波长差吸光度尽管有许多优点,但是如何正确选择双波长,则是应用的关键。选择双波长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2.1根据待测溶液对吸光谱的吸收曲线,选择最大吸收峰对应的波长为λp,吸收曲线下端较为平坦的某一波长为λs。
2.2选待测溶液嗫大吸收峰对应的波长为λp,选等吸收点的(IsosbesticPoint)对应的波长为λs。所谓等吸收点,是指对于某个波长,尽管待测溶液的浓度不同,但对该波长的光的吸收均相等。
等吸收点所对应的波长叫做等吸收波长。对于吸收光谱具有吸收峰的物质,同浓度下吸光度相等的两个波长,也是等吸收波长。等吸收波长是双波长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应用这一方法的必要条件是能准确地测定出等吸收点,否则将造成显著的误差。
2.3
选溶液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为λp,选显色剂的最大吸收峰对应的波长为λs。该法又称为双波长增敏法,它的原理是:当向一定浓度的显色剂溶液中加入待测物时,由于生成物质浓度的增大,生成物的吸光度也随之增大,而显色剂则由于不断消耗,其吸光度逐渐减小。如果以λp为测定波长,λs为参比波长时,测得的差吸收光度显然是生成物吸光度与消耗的显色剂的吸光度之和,从而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
由上述方法可以看出,双波长法选择主波长的原理与单波长法相同:均选择待测溶液最大吸收峰对应的波长,所不同的是双波长法还应根据不同条件选择次波长。
文献指出[1],影响双波长法测定精密度的因素是:光辐射噪声,电源不稳和读出噪声,采用强光源可以改善测定的精密度。当试样中含有干扰物质时,由于双波长法减少了样品的形式误差,故测定的精密度优于单波长法。
影响双波长法准确度的因素是:①由化学干扰物引起的误差,但这种误差要比单波长法小得多;②由物理干扰引起的误差,但可以通过采用较小的双波长差等方法来减少误差,而且这种误差本身就比单波长法更小;③由仪器的非理想性如比色杯的性质和位置,以及信号失调、狭缝过大和杂散光等引起的误差,其中尤以后者引起的误差为大,因此要求仪器的波长精度在高并且尽量减少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三级认证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pptx VIP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docx VIP
- 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指南(2025版)ppt课件.pptx VIP
- JGJT 220-2010 抹灰砂浆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职业卫生技术人员评价方向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智联招聘-202405.docx VIP
- 煤堆放环保措施.docx VIP
-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治疗选择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职业卫生技术人员评价方向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