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ppt
                    第十章药物对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 1.概念   药物对血液的形成和功能的影响 2.内容  对红细胞的毒性作用  对白细胞的毒性作用  对血小板的毒性作用  骨髓抑制     一、血液毒性(hematotoxicity)     肿瘤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损伤和抑制  3.血液毒性典型例子 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 血液系统的主要功能: 1)运输功能(O2、CO2、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等) 2)缓冲功能 3)参与生理性止血功能和机体防御功能 二、血细胞的生成 血细胞的生成 1.造血器官:骨髓 2.造血过程(图3-1、图3-2)  图3-1 血细胞生成模式图 淋巴细胞库 多能干细胞库 原红细胞 原粒细胞 原巨核细胞 血小板 (200×109/L~ 400×109/L) 红细胞 (♂5.5×1012/L ♀4.5×1012/L) 网织红细胞 白细胞 (5.4×109/L~ 9.1×109/L) 从骨髓中释放 图3-2 血液形成(1) 白细胞 吞噬细胞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4.3×109/L)  嗜酸性粒细胞 (0.2×109/L)  嗜碱性粒细胞 (0.07×109/L)  单核细胞 (血液) 巨噬细胞 (肝、脾、骨髓) 淋巴细胞 T细胞 (胸腺,细胞免疫) B细胞 (骨髓,体液免疫) 图3-2 血液形成(2)  三、对红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 基本类型:    1)血红蛋白氧结合的竞争性抑制    2)红细胞被破坏过多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一氧化碳中毒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氧化溶血 (一)化学源性低氧血症 一氧化碳中毒 竞争性地抑制O2和血红蛋白的结合 高铁血红蛋白形成:Fe2+ 代表药物:伯氨喹、非那西丁 作用机理(非那西丁):其代谢产物对氨乙醚通过羟化,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发绀等缺氧症状。 Fe3+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红细胞不能维持足够量还原型谷胱甘肽,所以氧化剂药物得以在红细胞内形成过氧化氢,氧化谷胱甘肽,使血红蛋白发生氧化及变性,在细胞内沉淀海因小体(Heinz bodies)。 机   制 伯氨喹等药物诱发的氧化溶血机制 ( G-6-PD缺乏者):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酸盐 GSSG GSH Fe3+ Fe2+ G-6-PD 谷胱甘肽还原酶 NADP NADPH 伯氨喹 原因: 1)服用“氧化性”药物如非那西丁 2)出现异常血红蛋白M或H 3)有G-6-PD缺乏的病人应用某些药物如伯氨喹、磺胺类、亚甲蓝等 氧化溶血 氰化物和硫化物中毒 机制:氰化物和硫化物通过抑制线粒体血红素氧化酶,阻断细胞进行有氧代谢能量产生。 (二)组织毒低氧血症 铅中毒 机制:铅可抑制亚铁血红蛋白生物合成酶δ-ALAD(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 ),影响肝脏中血红素合成,从而引起贫血,导致血液中原卟啉积聚。 治疗:通常采用螯合物,如青霉胺、EDTA、二巯基丙醇等。 (三)药物等对血液其它毒性 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通过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的还原,干扰维生素K的代谢,导致还原性维生素K的功能缺乏 常用于动静脉血栓的防治;但其治疗范围相对狭小,且个体差异大 中毒解救:维生素K 口服抗凝药的血液毒性 四、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bone marrow suppression) 临床症状:血小板计数降低所致的出血;由于贫血引起疲劳和心血管呼吸系统参数改变,同时对各种炎症过程敏感性提高。 血小板减少症    1)血小板生成减少:骨髓抑制——肿瘤化疗药    2)血小板破坏增多:免疫介导——青霉素、奎尼丁、血小板抑制剂 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初表现皮肤粘膜出血,是继发于血小板减少引起的。 粒细胞减少症    1)对增殖的影响:烷化剂、氯霉素、保泰松    2)对功能的影响:少见,如糖皮质激素  白血病 引起的主要白血病:AM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致白血病物质:烷化剂、苯 可能机制:母体化合物生物转化为活性中间体的活性中间体的活化代谢,骨髓生理功能受干扰,拓扑异构酶抑制、DNA加成物生成,染色体畸变、癌基因活化、抑制基因灭活等 一、血细胞的生成 二、对红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氧化溶血 三、骨髓抑制       血小板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AML和MDS)  小 结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