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PAGE
13 -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
中华文明缘何生命力如此旺盛?主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文明的核心精神之一:“礼”。中华文明实际是在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理范围内展开并结成的一个巨大丛体,而凝聚这一丛体的正是“礼”。
“礼”推动中国最终成为文明之邦。云南元谋县、陕西蓝田县等地的猿人化石可证明从那时起有了中华民族的先祖。文明的孕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7000多处文化遗址,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到新时期时代中晚期,中华文明诞生了。从物质层面表现而言,一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有相当发展的基础之上;二是出现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三是出现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四是在这些城市,特别是中心性城市出现大型建筑。从精神层面表现而言,“礼”贯穿始终。有学者认为,从红山时代的大巫师到上古时代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实际上都是集神权和王权于一身的大巫。伴随着神权走向王权,巫的祭祀演变为王的仪礼,祭祀礼仪演化出政治典章,原始歌舞演化出文学艺术。中华文明由此依靠由“礼”衍化出的一整套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传承至今,并不断袪魅,走向实用理性,成就今天的礼仪之邦。
中华文明在早期生成的过程中,形成于黄河上中下游的三个文化区、形成于长江中下游的两个文化区和燕辽文化区等的接触中,“礼”被延伸,从部落到国家,从家族到民族,因而铸就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基因。基因生成后,中华文明至少经历了三次基因大调节,有效发挥了阻遏作用、激活作用。第一次是秦灭六国之后,由百家争鸣走向文化大一统,自汉武帝起,奠定了实用主义倾向的儒家思想统治模式。第二次是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国儒家、道家融合,至隋唐,儒释道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形态。第三次是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传入,由中国共产党主导,形成了方克立总结的“马魂、中体、西用”的综合创新。
中华文明早期发展过程是从多元到一体,既有中华大地不同文明之间的兼收并蓄,也有对外界文明的兼收并蓄。的确如此,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中华大地较为广阔的根基,先祖在这里狩猎、放牧,原始农耕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在多元文化接触中,相互竞争,相互依存,自觉创新;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大量吸收外来先进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辐射性影响;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礼”的基因,一脉相承,延绵不辍。
(摘编自张恒军《“礼”:中华文化文明的生命密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展开的中华文明,历经漫长岁月的洗礼,“礼”就此孕育而生。
B. 中华文明依靠由“礼”衍化出的一整套制度等传承至今,助推中国成为礼仪之邦。
C. 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中华大地,也将会延续“礼”的基因而传承下去。
D. 中华文明在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等的交汇融通中,逐渐铸就生生不息的强大基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对中华文明旺盛的生命力追根溯源,清晰阐述了“礼”是解读中华文化的密码。
B. 文章指出中华文明是基于两个层面的表现而诞生的,并论证了二者的关系。
C. 文章以中华文明经历的三次基因调节为前提,论证了“礼”的阻遏与激活作用。
D. 文章分析论证了“礼”的产生和衍化的过程,是按从历史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对中华文明核心精神之一的“礼”的认知,有助于促进当今反腐倡廉的深入开展。
B. 随着由神权向王权转轨,“礼”也在不断衍化,并致力于中华文明的袪魅与建构。
C. 中华文明在与多元文化的交锋中练就了兼容并包的本领,才不致于被外来文明吞没。
D. 虽然中国共产党主导了中华文明的综合创新,但“礼”的基因减缓了文明的进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共15分)
二月里一个平淡宁静的早晨,春寒料峭,街巷里又响起卖罐罐馍的梆子声。马驹和骡驹听见梆子声就欢叫起来,拽着奶奶的衣襟从上房里屋走出来。白赵氏被两个孙子拽得趔趔趄趄,脸上却洋溢着慈祥温厚的笑容,两只手在衣襟下掏着铜子和麻钱。嘉轩跷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 第1-6册文言文通假字、重点语句翻译大汇总素材.doc
-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与运用 专题06 语言得体课件.pptx
-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与运用 专题03 修辞方法课件.pptx
-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与运用 专题05 文学文化常识与传统文化课件.pptx
- 北京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 记叙文阅读专题.doc
- 北京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 说明文阅读专题.doc
-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新人教版.doc
- 吉林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1-4轮默写训练.doc
- 吉林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古诗词曲鉴赏20首.docx
- 吉林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标61篇剩余篇目默写梳理.docx
- 6.1古埃及的学前教育(课件)《中外学前教育史》(航空工业出版社).pptx
- 7.1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价值(课件)《学前教育学(第4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ptx
- 6.2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准备(课件)《学前教育学(第4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ptx
- 7.1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课件)《中外学前教育史》(航空工业出版社).pptx
- 8.2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课件)《学前教育学(第4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ptx
- 6.1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种类(课件)《学前教育学(第4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ptx
- 7.3意外伤害发生后的急救措施(课件)《 0-3岁儿童保育的基本概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ptx
- 4.1学前教育课程的界定(课件)《学前教育学(第4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ptx
- 5.1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取向(课件)《学前教育学(第4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ptx
- 5.2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课件)《中外学前教育史》(航空工业出版社).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