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转化和癌变的相关机制 第 一 节 肿瘤发病中的多因素、多步骤和多阶段特点 肿瘤发生的二阶段学说 致癌物需要不致癌的促癌剂协同作用。 癌变过程大体上分为激发和促进两个阶 段。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发病过程有如下特点: 长时间 数年、十几年、几十年 多因素 多种致癌因素 多基因 原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均可 受累 多阶段: 增生 非典型增生 原位癌 早期浸润癌 中晚期癌 肿瘤发生的多因素多阶段理论 (一)启动阶段(激发阶段): 1、体细胞突变 2、促进细胞生长的原癌基因激活, 肿瘤抑制基因失活 (二)促进阶段: 促进剂作用下克隆扩展为可辨别的癌细胞群,癌变的限速步骤 (三)进展和转移阶段: 一系列与细胞周期调节、细胞信号转导、血管生成等相关的基因异常扩增和高表达 第 二 节 肿瘤发生中的遗传因素 1.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肿瘤: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病、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以常染色体显性的方式进行遗传。这些遗传性肿瘤多由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引起。 肿瘤的家族聚集性 家系中患某种肿瘤的危险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甚至10倍以上 发病年龄低于正常人群 双侧器官的肿瘤,家系成员常为双侧独立原发性癌 可以患一些很少可能发生的肿瘤 肿瘤易感性的遗传常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递至下一代,但具有不完全外显特点 2.遗传因素决定肿瘤的易感性 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综合征就属于这一类,患者常伴有某种免疫缺陷、染色体畸变或DNA修复功能缺陷。 Bloom综合征 生长迟缓 阳光过敏性皮疹 皮肤癌 免疫功能紊乱 白血病 着色性干皮病 智力迟钝 皮肤雀斑样色素沉着 皮肤鳞癌 毛细血管扩张 基底细胞癌 Fanconi综合征 发育障碍 白血病 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瘤 毛细血管扩张 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 白血病 性共济失调 皮肤毛细血管扩张 淋巴瘤 着色性干皮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暴露部位的色素变化、萎缩、角化及癌变 发病机制 DNA修复蛋白(XPA-G) Kundson二次突变说 一个细胞要发生两次突变才能变成肿瘤细胞。 遗传性肿瘤的第一次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体细胞只要再有一次突变,即可转变为恶性肿瘤细胞。这种肿瘤可遗传,常有家族史,年轻发病,呈多发性或双侧性。 散发性肿瘤,二次突变均需发生在同一个体细胞内,因而发病率低,常单发,发病较晚。 第 三 节 肿瘤发生中的环境因素 肿瘤形成的外因 致癌物分为:化学、物理和生物三类。 根据在致癌过程中的作用,又可分为; 启动剂:能引起DNA变异。 促进剂:本身不诱发肿瘤,但有促进作用。 如糖精、苯巴比妥。 完全致癌物:兼具启动和促进两种作用。 一、化学致癌因素 已知的致癌性化学物质1000多种。可分为两类: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癌物。 间接致癌物经代谢产生最终致癌物,通过亲电子基团与DNA共价结合,引起基因突变。 ①亚硝胺类,能引起消化系统肿瘤; ②多环芳香烃类,如苯并芘。 ③芳香胺类,如乙萘胺、诱发泌尿系统的癌症; ④烷化剂类,如芥子气、环磷酰胺等; ⑤氨基偶氮类,如奶油黄,可引起肝癌; ⑥碱基类似物,如5-溴尿嘧啶、5-氟尿嘧啶; ⑦氯乙烯,与塑料工人的肝血管肉瘤有关。 ⑧元素,如铬、镍、砷。 化学致癌物的作用机理: 可与 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中的亲核基团发生作用,引起碱基颠换、缺失,DNA交联、断裂,染色体畸变等。 引起细胞中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降低。 重要的化学致癌物 (1)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这类物质中以3,4-苯并芘为代表,具有致癌性强、存在广泛等特点,与肺癌及胃癌关系密切。体内活化后与DNA上的碱基(特别是鸟嘌呤)结合形成加合物,引起基因突变。 河南林县 林县=食道癌??河南省林县,现更名为林州市,位于西北部太行山东麓,以食道癌发病率居世界第一位而闻名。林县食管癌、贲门癌年发病率高达100-300/10万,肿瘤死亡率比中国年平均死亡率高10倍,比美国白人高100倍。 ?病因:与当地的饮食结构与习惯有关,如林县居民膳食中维生素A、B2、C和锌等微量元素持续低于标准。嗜好食用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 在数十种致癌的霉菌毒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