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瘳仲凯与何香凝
一、天缘巧合结良缘
近代的广东是中国的前哨,得风气之
先,孕育了许多的革命志士。廖仲恺与何香
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对患难与共的革命
伴侣,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志士和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家。
廖仲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1877年4
月 23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
的一个华侨家庭之中,在家中四兄妹中行
二。而比廖仲恺小1岁多的何香凝则于1878
年6月27日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富商之家,
是其家的第九个孩子,原名谏,又名瑞谏。
虽然同是广东人,且都拥有可以算作 “上
流”的社会家庭背景,但廖仲恺与何香凝却
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
廖仲恺是在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排
华浪潮中度过童少年时代的。生活在海外的
华人的备受凌辱与美国白人的肆无忌惮的
种族歧视和排华行径,在廖仲恺幼小的心灵
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父亲廖竹宾是一
位对祖国有着拳拳赤子之心的爱国华侨。他
常常教导自己的子女说:“祖国是每个人的
灵魂和生命所寄托的,灵魂没有寄托的人,
生命没有寄托的人,就像树叶离开树技一
样,失去了营养的供给,便会焦枯而死的。
所以,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就像爱护自己
的灵魂、自己的生命一样。能够不忘记祖
国,不忘记祖国的文字,这就是爱护祖国的
第一个条件。” (程途《廖仲恺》)在父辈
的熏陶和教育下,廖仲恺自小就有着强烈的
报国之心。
何香凝的少年经历却与廖仲恺有着强
烈的反差。何家交游甚广,是一个纵情逸乐
豪商富贾之家。而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何香
凝却与之格格不入,与兄弟姐妹耽于逸乐截
然不同的是:何香凝自小就有着强烈的读书
求知的欲望。在当时信奉 “女子无才便是
德”的时代风气之下,几乎是全凭着坚韧的
毅力,从自学开始自己的求学之路的。她不
分白天黑夜的念和画,不懂的请教哥哥,甚
至于让女仆拿到私塾先生处去请教。这样努
力的结果,自然使得何香凝的文化素质和修
养远远超过同样背景成长的大家闺秀,为她
将来接受新思想和投身革命奠定了基础。
1893年,16岁的廖仲恺失去了父亲,
家境顿时一落千丈,迫使廖家告别旧金山,
回广东依托于叔父廖志岗。在叔父的支持
下,廖仲恺在家乡和香港开始了求学的生
涯。尤其是1896年,19岁的廖仲恺赴香港
皇仁书院专攻西学,使他受到了较为系统的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教育和训练。尤其是
1897年的年底,他与何香凝结为夫妻,开始
了新的生活。
说起两人的婚姻,确实是有一点缘由天
定的味道。
廖仲恺的父亲临终时,对于他的婚姻大
事留下了将来讨个大脚小姐作媳妇,并且必
须照办的遗嘱。原来,根据客家人的规矩,
必须讨大脚妇女作儿媳,而且,廖竹宾根据
自己漂泊海外的经验得出了小脚女人在外
国被人看不起的结论,因此给儿子留下了这
样的遗嘱。廖仲恺的叔父志岗碍于兄长的遗
训,自然照办,而且廖仲恺本人也受维新志
士关于改革社会风气, “不得娶缠足女子”
宣传的影响,明确宣布一定要找一位大脚的
妻子。但是廖家是一有身分的仕宦人家,在
门当户对的社会风气之下,自然不能找诸如
村姑之类身分低卑的大脚女子;但在当时中
国,有身分的千金几乎都是缠足的,尤其是
在香港,大脚女子更是打着灯笼也难找。而
这时恰恰何家的九小姐——何香凝就是独
一无二的大脚小姐。
何香凝的那双大脚完全是她自己顽强
抗争换来的。她的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将
来进入上流社会,执意给何香凝缠足,甚至
采用强制的手段。但何香凝自幼憧憬那些驰
骋疆场的太平天国的女兵,立志绝不缠足。
因此,父母缠一次,她就设法剪开一次。如
此经过了几十个回合的斗争,她的父母也拿
她没有办法,只好由她去了。
1897年10月底,廖仲恺与何香凝在广
州举行了婚礼,结为了一对美满的夫妻,由
此开始了志同道合的新生活。
二、东瀛留学显头角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整个中华民族
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怎样才能救亡
图存?是当时所有有志人士最为关心的问
题。当时普遍的看法是只有学习外国,尤其
是向明治维新之后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的邻
邦日本学习。因此,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
为集中的地方。廖仲恺也非常想去日本,但
苦于没有经费,而不能成行。
一天,廖仲恺沉痛地对何香凝说: “国
家危险至此,我们岂能坐视?日本留学界朝
气蓬勃,志士云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