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01.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01

Page \* MERGEFORMAT 12 吉林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7题15分) 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2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2.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杜甫《春望》一诗中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别之情的句子是:        ,        。?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食品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②即使不讲食品安全,就是一块豆腐,一根豆芽,都能让你身体变得残缺;③不懂食品安全,哪怕是小小的一包盐,都能中断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   ④我们不断从报纸、电视中,看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百事死鱼可乐(《》 “”)事件,“五仁月饼”黑暗料理事件,“多美滋”问题奶粉事件……⑤面对这一件件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粟的事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我们还能吃什么?针对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要协助当地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 (1)语段中加点的一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其中的“    ”改为“    ”。? (2)“触目惊心”中“触”的读音是“    ”。? (3)⑤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    ”。? (4)①句存在语病,请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在下面。 ? (5)语段中④方框内处应该选择哪个标点符号更恰当?(  ) 6.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  ) A.比喻——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反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房龙《宽容序》) C.排比——我便企望自己如女教师那种泪珠的泪泉不致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养民族精神的泉源哦……(陈忠实《晶莹的泪珠》) D.拟人——书是我们理解世界并参与民主社会的钥匙。(卡尔·萨根《读书——通向自由之路》) 7.下列情境中,语言运用得体、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班会上,主持人说:“刚才老师的发言喧宾夺主,给我们很大的教育。” B.在奔驰的列车上,小明从座位上站起身,对坐在旁边的旅客说:“叔叔,你好!能让一下吗?我要出去接水。” C.小李找不到通往火车站的路,对路边的一位老大爷说:“老头,到火车站怎么走?” D.吴敏很佩服同桌李青的表达能力,一天吴敏对李青说:“你讲话时信口雌黄,总能用到好的词句。” 第二部分 阅读(8~23题45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2题。(10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本文作者的姓名是    ,字子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1分)? 9.与“二者不可得兼”中的“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得之则生 C.得无异乎 D.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0.作者以铿锵之语阐述了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并在开篇巧妙生动地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观点的?请具体分析。(2分) ? ? ? 11.“一箪食,一豆羹”即使关乎生死,但当其带有侮辱性质时,即使施舍给最需要的人也不会被接受。孟子举此例时明确了不受者的身份是“行道之人”“乞人”,你如何理解作者这样交代的用意?(3分) ? ? ? 12.请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或感悟。(每联不少于5字)(2分) 上联:           ? 下联:           ? (乙)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