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卷绕式单体锂离子电池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卷绕式单体锂离子电池设计 前言: 目前,电动车包括电动汽车(EV)、电动摩托和电动自行车三大类。在当前环保的倡导下,电动自行车无疑是社会的最佳选择。电动自行车以车载电池为动力源,可实现零排放,彻底解决尾气污染,而且动力要求也不错。铅酸电池技术成熟,成本低,性能稳定,原材料丰富,是目前电动车的的常用电池,但由于铅酸电池比容量不够大,体积较大,铅是污染性金属,较之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比容量高,是铅酸电池的三倍以上,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一般在500-1000次,无记忆效应和污染较小等优点,所以锂离子电池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成为电动车的理想能源。 1.0设计任务 设计一种电动自行车用卷绕式单体锂离子电池,额定容量10Ah; 给出所设计的电池制造的工艺流程。 本设计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表达式为: 锂离子电池的成流反应 正极反应: LiCoO2 ←→ Li1-xCoO2 + xLi+ + xe 负极反应: 6C + xLi+ + xe ←→ LixC6 电池反应: LiCoO2 + 6C ←→ Li1-xCoO2 + LixC6 1.1正极材料 正极活性物质选择LiCoO2,因为它制备工艺简单,开路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能快速充放电,电化学性能稳定,现已商品化。 LiCoO2合成方法(溶胶-凝胶法) 将Li(Ac)2按一定配比加入溶有PAA(聚丙烯酸)的去离子水中,加热至95℃形成凝胶体,将凝胶在空气气氛下加热至500℃分解,研磨,再将分解产物于700℃左右煅烧3h得到LiCoO 正极片压实密度 (g/cm3) 材料实际比容量(mAh/g) 材料理论比容量(mAh/g) 活性物质利用率 η(%) LiCoO2 3.9 138 273 50.6 正极集流体:铝箔 厚度18微米 正极配方 活性物质(LiCoO2) 导电剂 (石墨) 粘结剂 偏氟乙烯(PVDF) 含量(%) 90 4 6 1.2负极材料 负极活性物质选择中间相碳微球(MCMB),颗粒直径大小在10微米左右,这种颗粒放射状结构,从轴心向外的石墨晶面以之字形取向排列,外侧被一薄覆盖,该薄层的底晶面几乎覆盖了纤维柱的全部表面,纤维的机械结构坚固,即使经过1000次循环,结构也不会破坏。 MCMB制备方法 焦油沥青在400~500℃加热成熔融状态时沉淀出来的微球,再在700~1000℃热处理后可用作电池的负极材料。若进一步提高热处理温度,可制备石墨化的MCMB,实际比容量为305mAh/g。 负极片压实密度(g/cm3) 实际比容量为(mAh/g) 理论比容量为(mAh/g) 活性物质利用率 η(%) MCMB 1.75 305 320 95.3 负极集流体:铜箔 厚度9 微米 负极配方 中间相碳微球 石墨 偏氟乙烯(PVDF) 含量(%) 89 4 7 1.3隔膜 PE隔膜 厚度取20微米 1.4电解液 1mol/L LiPF6-EC-DEC-DMC(1:1:1) 1.5电池活性物质用量 ①额定容量10Ah ②设计容量 为保证电池的可靠性和寿命,一般设计容量应大于额定容量的10%~20%。 设计容量(Ah)=1.1×额定容量=11Ah=11000mAh 电化学当量q=M/26.8n 选正极为控制电极,负极为非控制电极。 正极活性物质用量m1(g): m1=(设计容量×电化当量)/活性物质利用率 =11000/138 =79.71 (g) 负极活性物质用量m2(g): 负极过剩,本设计中负极比正极过量10%,因此 m2=11000×(1+10%)/305 =39.67(g) 1.6极片总面积(S总)计算 对于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来说,工作电流为10000mA,工作电流密度为i=1~10mA·cm-2,在此取i=5mA·cm-2,则 正极片S总=10000/5=2000 cm-2 负极片S总=K﹐S总=1.1×2000=2200 cm-2 K为设计系数,这里取1.1。 1.7极片几何尺寸和极片数量的确定 电池高度设为100 mm,极片高度H取90 mm 正负极片均为短形片,因为是双面涂覆,所以极片面积=长*高*2,因此,极片的长度为 L+=S+/2H=2000/(2×9)= 111.11cm L-=S-/2H=2200/(2×9)= 122.22cm 1.8电池正负极板平均厚度(D) MCMB/ LiCoO2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的有关参数 电池组分 材料 厚度/微米 负极活性物质 MCMB 单面90 负极集流体 Cu 9 正极活性物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