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状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东莞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状况 调查有关事项指引 一、关于申报家庭及成员资格的问题 (一)夫妇双方只有一方有本市户籍,配偶和子女均无本市户籍、无异地住房但实际居住在本市,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以由有本市户籍的一方作为申报人进行申报,其配偶及子女可纳入家庭成员考虑; (二)户籍因就学、服兵役迁移出本市的,可作为家庭成员,计入家庭人数; (三)无自有产权房屋,且符合申报条件的,年龄在35岁以上的单身人士(含未婚、离异、丧偶)可以独立申报。35岁以下的单身人士必须与父母一同申报; (四)申报人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不一致,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申报,但实际居住地住房应计入其住房面积; (五)市属企事业单位下岗职工户籍在原单位集体户口的,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以在集体户口所在地申报; (六)父母与子女已分立户口,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平方米或任何一方有多套住房,原则上均不能申报。 二、关于房屋面积确定的问题 (一)人均面积18平方指建筑面积; (二)按照国家《房产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测算房屋建筑面积; (三)房屋状况特别差、没有修缮价值或不能用于居住的(如柴房、堆放杂物的泥砖房等)不计算面积; (四)临时搭建的、不属永久性结构的房屋部分不计算面积; (五)申报人拥有祖屋,但产权共有人较多,按申报人所占祖屋的份额计算居住面积; 三、关于收入及资产核定的问题 (一)家庭收入的计算 家庭人均收入的计算要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际收入为基础,按照上6个月的平均数额计算。凡申请对象收入不稳定时,按申请时前12个月的平均数额计算。 (二)应计入的家庭收入 调查对象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保障对象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总和。主要包括: 1、各类工资(在职人员每月按规定上缴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不计入家庭收入)、奖金、津贴、补助及其他劳动收入; 2、土地耕种或农作物、经济作物收入(含自给自足的粮食、经济作物折款); 3、离退休金、基本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退职金、辞职金、职工遗属生活补助费; 4、存款及利息,各种有价证券及红利,集邮藏品及古玩等各种收藏品; 5、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者扶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抚养或者扶养费; 6、继承的遗产和接受的赠与以及利息、股份分红收入、有价证券、社会捐款等收入; 7、特许权使用收入、财产租赁(包括物业出租的租金收入)、转让或变卖所得,博彩收入,中介费、转包费收入,投资和经营性收入; 8、申请人或其家庭成员从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取得的如补偿费、安置费、解除劳动关系费用等一次性收入; 9、民政部门确定应计入的其他家庭收入。 (三)不应计入的家庭收入包括: 1、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特贴和对劳模的一次性奖励、见义勇为奖励等; 2、优抚对象享受的各种抚恤金、定期定量、补助金、护理费及义务兵家属优待金; 3、在校学生获得就读学校的奖学金、助学贷款; 4、为解决在校学生就学困难,由市政府、镇(区)和社会给予的助学金; 5、因工(公)负伤职工的护理费及死亡职工的亲属享受的一次性丧葬费; 6、按规定由所在单位代缴的住房公积金及各项保险统筹费; 7、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的不高于1000元的临时救济金,及市、镇(区)民政部门给予的临时性救济金; 8、60年代精简下放职工享受的40%救济、定期定量救济和生活补助费; 9、人身伤害赔偿中生活费以外的部分; 10、对身心健康有害的特殊工作岗位的特岗补贴; 11、重度残疾人困难专项补助; 12、经民政部门认定的其它收入。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