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公示项目名称吉林特色肉牛.doc

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公示项目名称吉林特色肉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附件1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吉林特色肉牛新品种(系)培育与开发 候选单位(含序号):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1)、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2)、吉林大学(3)、延边大学(4)、通榆县三家子种牛繁育场(5)、延边东兴种牛科技有限公司(6)、延边东盛黄牛资源保护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肉牛业是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的大产业,也是行业国际竞争的重要焦点之一。特色肉牛品种资源的缺乏,始终限制着我国民族肉牛产业的发展。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肉牛新品种,是解决我国肉牛产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首要关键。“吉林特色肉牛”是指吉林省特有的两个肉用种群——延黄牛新品种和草原红牛肉用品系。本成果依托吉林省特有的种群资源——延边牛(原名延边黄牛,我国五大地方良种牛之一)和草原红牛(我国第一个杂交育成品种),历时20多年,在863计划等的支持下,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系统开展了肉牛品种(系)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研发。 1、以导入杂交育种技术为主(导入1/4利木赞血),育成我国第一个以地方种群为主导血统的肉牛新品种“延黄牛”。累计培育种公牛89头,推广冻精758.28万剂;核心群1318头,育种群1.21万头,生产群20.94万头。形成年提供10头种公牛、冻精85.2万剂、出栏8.90万头育肥牛的生产能力。18月龄体尺、胴体和肉质性状均比延边牛明显提高。宰前活重提高80.70 kg,屠宰率提高8.1%,净肉量提高60.68kg、提高9.3%,剪切力值下降0.44kg,嫩度提高2.21%,牛肉大理石花纹提高1.5个等级,共轭亚油酸含量提高28.8%,优质高档肉块重量提高7kg,切块率提高4.1个百分点。30月龄育肥牛宰前活重提高84.4 kg,屠宰率提高6.08%,净肉量提高64.19kg、提高9.33%,剪切力值下降0.62kg,嫩度提高2.19%,牛肉大理石花纹提高2个等级,共轭亚油酸含量提高30.17%,优质高档肉块重量提高8.5kg,切块率提高5.27个百分点。 2、以相同的育种方法,培育了“草原红牛肉用品系”(我国第一个以自主育成种为主导血统的肉用品系)。累计培育种公牛37头,推广冻精284.16万剂;核心群973头,育种群1611头,生产群4.96万头。形成了年提供5头种牛、冻精38.4万剂、出栏2.11万头育肥牛的生产能力。18月龄育肥牛体尺、胴体和肉质性状均比草原红牛明显提高。宰前活重提高22.88kg,屠宰率提高2.79%,净肉量提高21.65kg、提高9.52%,剪切力值下降1.39kg,嫩度提高2.45%,牛肉大理石花纹提高1个等级,共轭亚油酸含量提高33.19%,优质高档肉块重量提高4kg,切块率提高4.52个百分点。30月龄育肥牛宰前活重提高24.75kg,屠宰率提高3.53%,净肉量提高23.19kg,提高9.57%,剪切力值下降1.17kg,嫩度提高2.35%,牛肉大理石花纹提高1个等级,功能性亚油酸含量提高36.32%,优质高档肉块重量提高5.78kg,切块率提高4.55个百分点。 3、应用基因芯片、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等高通量技术筛选功能基因266个,对40个与肉质、生长相关基因展开了研究并建立基因诊断方法,通过标记侵入,选育优秀个体进入核心育种群,其中延黄牛种公牛56头,种子母牛274头;草原红牛种公牛9头,种子母牛215头。 4、创新了阶段式营养调控技术体系。开发了母牛妊娠期、泌乳期专用日粮,母牛泌乳量提高51.85%;所产犊牛初生重增加6.17kg,提高了23.93%;开发了犊牛代乳料,犊牛4月龄断奶体重提高42.01%;改变了传统的架子牛栓系育肥方式,开发了散栏直线育肥技术及饲料配方,18月龄肉牛出栏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全面提高;育肥牛22-26月龄屠宰,肌内脂肪沉积达到日本牛肉标准A3水平,为生产高档雪花牛肉、冲击日本和牛肉标准奠定了基础;开发了功能性牛肉生产技术,提高了牛肉中功能性营养成分含量。 5、构建了吉林省特色肉牛产业科技支撑平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中心、6个培训基地,培养研究生75人,出版著作4部,论文400余篇。 6、实现了特色肉牛产业化开发。形成了年出栏11.01万头特色肉牛的能力。建成专用生产线,开发了20种特色牛肉产品,创立了“犇福”吉林省特色牛肉品牌。企业年屠宰7.65万头,创产值19亿元,利税1350万元。 自1988年至今累计出栏特色肉牛111.66万头,产值192.06亿元。养殖户增收19.21亿元;辐射实现社会效益214.22亿元。 7、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授权专利5项,制定和实施地方标准5项,企业标准2项。 8、成果的研制和应用,探索了肉牛产业发展新模式,增强了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肉牛产业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