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
?本文得到教育部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2000年重大项目“现代汉语语义知识的形式化模型及语义分类系统研究”和国务院科技部国家“973”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子课题“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动词论旨结构系统和汉语词语语义分类层级系统研究”(项目编号:G1998030507-1)的经费资助。
A New Approach to Analysis on Chinese NP 的 VP construction
北京大学 陆俭明
提要 “NP+的+VP”结构是指“这本书的出版”、“春天的到来”、“她的走”和“长城的伟大”、“柠檬的
酸”这样一类结构。本文在介绍、分析汉语语法学界对这种结构的分歧意见的基础上,依据以乔姆斯基
(N. Chomsky)为代表的形式语法学理论中的“中心词理论”(head theory),对这类结构提出了一种新
的分析思路,认为这种结构实际是由主谓词组中间插入“的”所形成的名词性结构。文章还对比说明了
主谓词组加“的”所形成的两种名词性“的”字结构(“的”加在主谓词组后所形成的“的”字结构以及
“的”插在主谓词组中间所形成的“的”字结构)的异同。
关键词 “NP+的+VP”结构 “中心词”理论 “的”字结构 乔姆斯基
一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这本书的出版”、“春天的到来”、“她的走”和“长城的伟大”、“柠檬的酸”这样一类“NP+的+VP”的结构(VP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下同),汉语语法学界都认为这是名词性偏正结构。曾有一段时间,这类结构引起了汉语语法学界的热烈讨论。讨论的焦点有两个:一是这些结构里的“出版”、“到来”、“走”和“伟大”、“酸”仍然是动词或形容词呢还是名词化了;二是这类结构是否跟布龙菲尔德(L. Bloomfield)所提出的向心结构(endocentric construction)的理论相悖。意见当然不一致。
一种意见认为,这类结构里的“出版”、“到来”、“走”和“伟大”、“酸”仍是谓词,布氏的理论需修改。(朱德熙1961a,1984)
一种意见认为,布氏的理论无需修改,这类结构里的“出版”、“到来”、“走” 和“伟大”、“酸”已经名词化了(即所谓动词、形容词名词化)。(施关淦1981,1988;胡裕树、范晓1994)
一种意见认为,这类结构里的“出版”、“到来”、“走”和“伟大”、“酸”仍是谓词,布氏的理论也无需修改;而所以会出现这种似乎矛盾的现象,是由于存在着“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的错综对应关系以及名词谓词和主语谓语同指称、陈述的错综对应关系”的缘故。(项梦冰,1991)。
我们觉得,上述三种意见都缺乏解释力和说服力。
第一种意见,不好解释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中心语是谓词性的,而整个偏正结构会呈现体词性?整个结构的体词性由什么决定的?如果我们把整个结构的体词性说成是由偏正格式造成的,那么将会陷入循环论证之中。再说,说布氏的理论要修改,这要有足够的语言事实为根据,光凭汉语“这本书的出版”、“春天的到来”、“她的走”和“长城的伟大”、“柠檬的酸”这样一类结构的情况还不足以动摇布氏理论,如果硬要根据上述结构的情况对布氏理论进行修改,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第二种意见,说这种偏正结构里的谓词名词化了,其理由是,那谓词不能再带“体貌成分”、不能再带补语、宾语,因此谓词性减弱了。这种看法是站不住的。作为某一类词里的某个具体的词,它当然会具有它所属词类的各种语法功能,但当它进入某个具体的语法位置后,我们没有理由再要求它具有它所属词类的所有语法功能。譬如一个及物动词(如“吃”),它一旦带上补语后(如“吃快了”、“吃得很饱”、“吃补完”等),就不可能再带上宾语,再带上“了、着、过”一类体貌成分,不可能再重叠,它本身不可能再直接受“不”的修饰,等等。我们能据此认为那带补语的及物动词(如“吃”)改变词性了吗?事实上,在现代汉语中,即使像“春天的到来”这种结构理的“到来”的情况也不少见。例如,“所看的”、“所做的”里的“看”、“做”同样不能再带“体貌成分”、不能再带补语、宾语,不能再重叠,可是没有人认为其中的“看”、“做”的谓词性减弱了,更没有人认为其中的“看”、“做”名词化了。
第三种意见难以自圆其说。我们知道,所谓“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的错综对应关系以及名词谓词和主语谓语同指称、陈述的错综对应关系”,是说在汉语里,不像印欧语那样,名词只能作主宾语,动词只能作谓语,形容词只能作定语或补足语;而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在作主宾语、作谓语、受定语修饰等方面从句法层面看是基本一样的。如果承认“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的错综对应关系以及名词谓词和主语谓语同指称、陈述的错综对应关系”,就得承认“这本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班户外游戏教案100篇.doc VIP
- 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测试数学(解析版).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测试卷.doc VIP
- 2024年9月江苏省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带详解.docx VIP
-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doc VIP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汇编一.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doc VIP
- 湖南省衡阳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届高三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一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年产6万吨合成蜡深加工项目(红石化工公司)环境影响报告.docx
- DB21T1342-2021 建筑工程文件编制归档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