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案及教学反思.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高》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濮阳市华龙区高中 付爱存 课程分析:《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被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要能诵读古典诗词,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所以这首诗应以诵读、鉴赏为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诵读的方法,能够准确、流畅地诵读,并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颈联、尾联的直抒胸臆,是诗人忧国忧民伟大情怀的直接体现。在赏析内容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情景 交融的艺术特色,进而能够鉴赏同类诗歌。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诗歌吟咏的方法,背诵全诗,提高传统文化素质。 2、赏析诗歌内容,领会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学习诗人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艺术情感,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 学习重点: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难点: 1、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的理解。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手头所有的工具与资料,了解杜甫的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反思:杜甫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名家,了解杜甫的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因此让学生自己去做,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为学生理解诗歌做了充分的准备。 不足之处:过于相信学生,对学生资料匮乏考虑不足,学生对写作背景的了解不是太理想。) 2、分发根据杜甫生平及其思想写成的美文《浣花溪畔落沙鸥》。 (反思:《浣花溪畔落沙鸥》是对杜甫的总体评价,能够加深学生对杜甫的深层次的认识。且文章文辞优美颇有文采,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情境导入 杜甫是一个悲苦的诗人,他是大唐王朝由兴而衰的见证者。作为一个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疾苦的知识分子,他曾有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情怀,也曾有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和理想;曾有过“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忍辱和辛酸,也曾有过全家以吃草根度日,幼子因饿而夭折“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的大悲痛;他曾有过官拜左拾遗的荣光,也曾有过靠朋友庇护寄身草堂的悲苦……然而,苍天弄人,连一厝难挡风遮雨的草堂也吝于给他,他不得不继续走在漂泊的途中,不得不孤独而凄凉地漂泊在凄冷的长江中。 秋风凛冽的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吹得枯黄的叶子漫天飞舞。江水滚滚地翻腾着,急剧地向前冲去,溅起清冷的水花。凄凉的风中,孤鸟盘旋着,不知该飞向何方;远处传来的,是清猿的哀鸣。这是重阳节啊,是人们登高祈寿,饮酒赏菊的欢庆日子。然而,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曾怀济世之志而又老无所成的、走入贫病交加之老境的诗人,面对这万里江天,面对这孤独盘旋的飞鸟,面对这衰败的枯叶,面对这滚滚东逝的江水,又有着怎样的心境,又会倾诉怎样的人生感受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伟大的诗人,一起来欣赏他为我们留下的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 (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有体现杜甫情思的名句,又有写作背景的情景再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走进杜甫,走进诗歌。 不足之处:第二段如果放在赏析诗歌前两联时效果可能会更好。可以作为写作训练,先让学生思索,描绘出自己所理解的画面,然后在赏析之后给出,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诗歌内涵的深层理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由景至情解形象,体验探究析特色 1、动情读,动脑思。 (1)引导学生在比较名家示范朗诵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诱导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人情感。 (学生试读诗歌,播放名家的朗诵,让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从而准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人情感。) (反思:诗歌重在诵读,这一环节注意了让学生读,并以名家朗诵加以引导,有利于学生朗诵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设个的印象与理解。 不足之处:没更能放开让学生诵读,对学生诵读的指导不是太到位,关键是自己诵读不是太好,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引导学生重点赏析诗歌的首联和颔联,投影显示与诗句内容相吻合的景物画面,诱导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朗诵、分小组讨论后,由各小组代表回答后明确: 意象——风、天、渚、沙、鸟、落木、长江 意境——肃杀、凄凉。) 2、中国诗歌多抒情之作,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这样的景,这样的境,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诱导学生独立思考,,体悟诗人情感。重点思考探究颈联和尾联。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见解简要写下来,然后小组内互相讨论,能达成共识的由小组代表执笔书面表达出来,意见不一致的记录下来,全班共同探究。教师适当点拨,强调两点:漂泊之痛,国衰之悲。)

文档评论(0)

139****3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