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
第九章
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9.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Ⅰ攻击的原因
什么是攻击什么是攻击
(一)攻击的定义
攻击(aggression) :即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
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攻击概念的3要素:伤害行为、伤害意图、社会评价
1. 攻击必须是伤害性的,包括实际的伤害行为和可能造成伤害
的行为;
2. 判断是否为攻击行为,必须考虑行为者的动机或意图;
3. 攻击是社会所不允许的。
§9.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Ⅰ攻击的原因
什么是攻击什么是攻击
(二)攻击的分类
1. Lorentz Reise:情感性攻击Vs工具性攻击
22. HartupHartup::敌意性攻击敌意性攻击 ((以打击以打击、伤害他人为目的伤害他人为目的))VsVs工具性攻击工具性攻击 ((攻攻
击仅是手段或工具)
3. Averile:可接受攻击Vs不被接受攻击
4.个人驱动攻击Vs社会驱动攻击
5. Dodge Coie(1987):针对儿童以攻击的严重程度为标准
粗暴游戏Vs 明显的攻击 (反应性攻击Vs 主动性攻击)
§9.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Ⅰ攻击的原因
什么是攻击什么是攻击
(三)攻击与敌意
敌意(hostility):非身体接触的直接或间接的有意伤害
敌意是有高度排斥性的态度敌意是有高度排斥性的态度
敌意有时是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
敌意与攻击的区别是敌意与攻击的区别是::敌意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敌意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
攻击受到明确的社会攻击约束不能实现时,往往以敌
意表现出来,这时,敌意是代偿性的攻击。
(四)攻击行为的普遍性
§9.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Ⅰ攻击的原因
攻击的本能论攻击的本能论
((一))SS.FreudFreud的精神分析观点的精神分析观点
生本能和死本能
攻击指向毁灭破坏攻击指向毁灭破坏
§9.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Ⅰ攻击的原因
攻击的本能论攻击的本能论
(二)K.Lorentz的习性学观点
Lorentz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
主要著作: 《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与人性》
习性学习性学(et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是研究人和动物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的科学。
习性学的主要观点习性学的主要观点:动物行为模式的基本系统或组成动物行为模式的基本系统或组成
部分是在发育过程中随成熟而出现,而非由学习而获
得的。动物某种行为模式出现的时间和形式是由种系
进化过程形成进化过程形成 ““蓝图蓝图””(blueprint)所决定的所决定的。这些行为这些行为
“蓝图”即是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fixed action
patterns)patterns)。。
§9.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Ⅰ攻击的原因
攻击的本能论攻击的本能论
((二二))KK.LorentzLorentz的习性学观点的习性学观点
K.Lorentz认为,攻击是人和动物的一种本能,
它同喂食它同喂食、逃跑逃跑、生殖生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和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和
动物的四大本能系统。人和动物的攻击驱力来
自有机体内部自有机体内部,与外界刺激无关与外界刺激无关。随着个体攻随着个体攻
击的能量在有机体内不断地积累,有机体必须
借助于适当的外部刺激周期性地释放借助于适当的外部刺激周期性地释放。
§§9.9.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Ⅰ攻击的原因
攻击的本能论攻击的本能论
((二二))KK.LorentzLorentz的习性学观点的习性学观点
攻击具有护种功能:
从生态学意义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