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恩施山区旱地豆瓣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5. 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3547 (2013) 18-0184-02
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 R. Br),又名西洋菜、 水生菜、水田芥,属十字花科多年生植物。原产地中海东部, 14世纪初英国和法国开始栽培,相传20世纪才引入澳门, 后推广到广东、广西等地。
豆瓣菜喜光,光照不足或栽植过密,茎叶生长纤弱。15?
25°c时生长良好,2(rc左右生长迅速且品质好;i(rc以下生 长缓慢,能短时间忍受5*左右霜冻;3(rc以上生长困难。 其茎匍匐生长,茎节处易生根,叶为复叶、绿色,以幼嫩茎 叶为食,质地脆嫩,有辛香味,营养丰富,既可炒食亦可作 汤用,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水生蔬菜中的珍品。
它既可以水生栽培,也可以旱地栽培,目前我国以水田
栽培模式较为常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豆瓣菜的 需求增加,种植的面积在不断扩大。但由于水田种植采收难 度较大,尤其冬季水冰冷刺骨,劳动强度大,农村劳动力缺 乏,致使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根据豆瓣菜的生长特性和发 展现状,我们在湿度大、阴雨天多的湖北省恩施山区低海拔 区域进行了旱作豆瓣菜研究,这将对产业发展有重要现实意 义。其山地旱作栽培技术如下。
1选用品种
广东豆瓣菜,是一种小叶豆瓣菜。植株匍匐并斜向上丛 生,株高40 cm,茎粗0. 7 cm,羽状复叶,顶端小叶卵圆形, 长2 cm,宽2.2 cm,叶片深绿色,遇霜冻或虫害时易变紫 红色,各茎节均能抽生须根,适应性强,分枝多,产量较高, 4月下旬开花,但不结籽,以母株进行无性繁殖。
云南豆瓣菜,是一种大叶豆瓣菜。植株匍匐斜向上丛生。 株高50 cm,茎粗0.54 cm。顶端小叶圆形或近圆形,长2. 7 cm,宽2.9 cm,叶片绿色,叶脉红色,耐寒,也较耐热,冬 季低温不变色。分枝多,产量高,4月下旬开花结籽,以母 株进行无性繁殖或种子进行有性繁殖。
2旱地栽培技术 2. 1种苗准备
豆瓣菜繁殖有种苗抨插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
2.2适时定植
2.3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保持畦面湿润,经常浇水,并用0.3%?0.4% 尿素液浇根,或在根际撒尿素后浇水溶肥。如土壤肥力充足, 则以浇水为主,以水吊肥。在冬季严寒阶段,因气候寒冷, 需用塑料棚覆盖,使之正常生长,到2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 可拆除塑料棚。
2.4采收
豆瓣菜在定植后30 d左右,长满畦面,株高25 cm时 开始采收嫩梢,在离基部4?5节处收割,以便萌发侧枝。 生长期间可多次采收,一般可采收3?4茬,每茬667 m2产 量1 000?1 500 kgo云南豆瓣菜现蕾期提前采收,不让其 开花,可一直采收至5月下旬,不过后期温度升高,虫害重, 商品质量下降,或采种后的植株割去地上部,加强肥水管理, 茎基部可重新萌发嫩芽,继续采收1?2茬,直至高温。广 东豆瓣菜可采收至5月上旬。
2.5病虫害防治
豆瓣菜常见病害有褐斑病和菌核病,常见虫害有场虫、 菜青虫、小菜蛾、油菜蚤跳甲及黄曲条跳甲。
褐斑病由水田芥尾胞侵染引起,主要为害叶片。叶 片呈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初为褪绿小点,逐渐发展成黄色至 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多数病斑周围具黄绿色晕圈,有时 具轮纹状,上生灰黑色霉状物。病斑可连合成小块斑,使叶 片黄化,严重时叶斑密布,叶片干枯。气温高、湿度大、偏 施氮肥,发病率高,发病率18%?20%,严重时可减产10%? 20%0
菌核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多以叶片的叶尖或叶缘 开始侵染,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浅黄或灰褐色,温度高时, 病叶腐烂,病部出现蛛丝状菌丝。严重时叶片枯死或腐烂。 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过旺时,病情较重,春、秋季发病率10%? 20%,影响产量,可减产30%。茎部染病为水浸状,后变为褐 色不规则形斑点、茎部软腐或干腐,病部缢缩倒折,产生白 霉,后期转变成菌核。
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 d 1次, 连喷2?3次。
酚虫群居为害叶背,吸食其汁液,使叶片蜷缩、变 黄,影响产量和质量,又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育苗期苗 地用银灰色塑料薄膜条拉成网格,可以避蜗,也可用黄色板 诱蛭;药剂用1.8%阿维菌素(虫蠕克)3 000?5 000倍液、 10%毗虫咻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
菜青虫及小菜蛾多集中为害新叶,并吐丝结网、啃 食嫩茎、钻食嫩果、吃空种子。首先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 作,或用黑光灯或性诱剂诱杀成虫;药剂可用5%锐劲特(氟 虫睛)1 000-1 500倍液、2. 5%菜喜(多杀菌素)悬浮剂 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
油菜蚤跳甲及黄曲条跳甲跳甲成虫啮食叶片形成孔 洞,导致植株枯死。栽植时选用无虫苗,避免把虫源带入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