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染后咳嗽中医药探究进展
【摘要】感染后咳嗽又叫感冒后咳嗽,属中医的顽咳、 久咳”范畴,中医目前专门针对感染后咳嗽进行辨治的研究 文献较少,但历代中医家对咳嗽尤其是“顽咳、久咳”的辨 治提供了宝贵经验,现通过查阅古、现代大量文献,对感染 后咳嗽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进行归纳,为进一 步治疗感染后咳嗽提供有力帮助。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1病名
《内经》首先提出了咳嗽的病名;《素问?咳论》提出 “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其和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认为咳嗽是由于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 及于肺,导致咳嗽的,为今后外感、内伤分治奠定了基础。
《素问?咳论》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 肾咳、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并描述了各类不 同证侯的特征。《诸病源候论?咳嗽候》中有十咳之称,除 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等。《景岳全书?咳 嗽》指出:“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 一曰外感, 一日内伤而尽之矣”,把咳嗽归纳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并 论述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病理过程,丰富了辨证论治的 内容。
2病因病机
咳嗽病因病机大多分为外感内伤,具体的为外邪、七情、
起居饮食等。正如《医学三字经?咳论》所说:“肺为脏腑 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 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 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临证指南医案》
云:“肺为娇脏,不耐邪侵,……邪著则失其清肃降令,遂
痹塞不通爽矣。戴思恭《证治要决》谓:
痹塞不通爽矣。
戴思恭
《证治要决》
谓:
咳嗽为病,有自
外而入者,有自内而发者,风寒暑湿,外也,七情饥饱,内 也”。清.吴澄《不居集?七情伤感嗽》中记载:“七情伤感, 无非伤动脏腑正气,致邪上逆,结成痰涎,肺道不理”而发 为咳嗽。清?汪昂《医方集解?表里之剂》记载:过饮则脾 湿,多食油腻之物皆能生痰,奎于肺隔,故满闷,五更咳嗽, 由胃有食积,至此时火气流入肺中,故嗽。”可见咳嗽是由 内外病因引起,内外之邪犯于肺,肺脏祛邪外达的一种病理 反应。也指出咳嗽不仅与肺有关,还与其他脏腑病变有关。
2.1古代文献中关于外感咳嗽的病因病机有所记载,-
般来说多认为病因为寒、暑、燥、湿、风、火六淫之邪,病 机是外邪侵袭,肺失宣降,肺气上逆。《素问?咳论篇》也 云:“肺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 O《素
问?生气通天论》云:“秋伤于湿,上逆而咳” o张介宾提 倡“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素问?气交变大论》云: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甚则喘咳逆气”。《河间六书?咳 嗽论》指出:“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 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则把咳嗽按内因、外 因、不内外因三种进行分析,其中伤风、伤寒、伤暑所致之 咳、六淫侵犯之痰饮属外因,即外感咳嗽之因。《素问?咳 论》中也认识到咳嗽可由“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岐伯曰:
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 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 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提出四时主气不同,感受邪气不 同。不同外邪可引动内邪,外内合邪,干于肺脏,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故咳。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认为“人身有外 邪,有内邪,有内外合邪,有外邪已去而内邪不解,有内邪 已除而外邪未尽”、‘风寒无形之邪入内与饮食有形之邪相 合,必留恋不舍”,提出“内外合邪”的观点,将内外合邪 作为外感咳嗽的一个重要病机,即在内伤的基础上的外感咳 嗽。
2.2现代中医认为感染后咳嗽属于“顽咳、久咳、顿咳” 等范畴,主要是风邪犯肺,肺气失宣。尽管感冒表证已解, 但风邪未尽,肺气宣降失司,故咳嗽迁延不愈。史树芹[1] 把感染后咳嗽的病因病机分为无内伤基础、有内伤基础,认 为有内伤基础者为外邪留恋不解,有内伤基础的为外内合 邪。崔红生、武维屏[2]等认为感染后咳嗽,一是表邪未 尽,咳嗽不止;二是正虚邪恋,三是伤津化燥,变生他病。 林琳[3]认为感染后咳嗽的病因病机为:①外邪留恋;② 正气不足;③内外合邪。张晓明[4]认为病机在于燥热伤 肺,痰热未尽,气阴两伤,以致咳嗽迁延不愈,常伴有气道 反应性增高,若不及时治疗往往转为慢性持续性咳嗽。顾小 琼、李莉[5]认为感染后咳嗽初期,多由于表邪未尽、邪 客于肺、肺失宣肃而致咳嗽不止;后期则由于正气不足,无 力祛邪或反复感邪,使肺失清肃而发为咳嗽,且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刘建设[6]等认为感冒后咳嗽也可以按照卫气 营血理论来指导治疗。初期感冒病位一般在卫分,感冒后咳 嗽的病位则涉及卫分、气分,一般属于卫气同病。感冒后咳 嗽另一个特点为正虚邪恋,病情缠绵。感冒后咳嗽日久不愈, 可转变成内伤咳嗽。关秋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