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单选题精编.docx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0 2019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编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德、景泰都是明朝皇帝的年号。如宣德炉,即明宣德年间所造的铜香炉;景泰蓝,即明景泰年间盛行的工艺品。 B.御史是中国古代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例如宋代的包拯就做过御史,他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著称。 C.薨是死亡的用语之一,天子死叫“崩”,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 D.庙堂,宗庙之堂。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堂”便是此含义。同时庙堂也借指朝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即官员受贬之后被重新起用为官。 B.祭酒,职官名,汉置六经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 C.摄政,代替君主处理国政,在古代摄政的可能是朝廷重臣、太后或者太上皇。 D.赐姓,多指天子以国姓赐予功臣,以表恩宠;如汉代娄敬,高祖赐姓刘氏。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禅”是我国古代继承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梁祖受禅”即梁祖接受禅让。 B.“翰林学士”,古代官名,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 C.“太子”古指预定继承君位的皇子,一般为皇嫡长子。“太子少保”是辅导太子的官。 D.后唐主李存勖是晋王李克用的长子,他是后唐王朝的建立者,“庄宗”是他的谥号。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是官职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考核、测验等职务。 B.“酬倡”亦称“唱酬”“唱和”,指朋友间用诗词相互酬答唱和,是古代文人雅事。 C.“自请以归”指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乞骸骨”“致仕”词义相同。 D.“铭其墓”即“墓志铭”,古代的一种文体,包括志和铭两部分,志多用散文撰写。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驾”本指由马驾的车,后也专指帝王所乘的车,常用为帝王的代称。 B.“考课”就是朝廷依照相关法令,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 C.“服阕”是守丧期满除服。按封建礼制,父母死后子女须穿丧服守孝三年。 D.“除秘书监”指卸任了秘书监的职务。“除”在文中是除去官职的意思。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祭酒”本是在大飨宴时以年老宾客一人举酒祭祀地神的风俗,后用为官名,意为首席、主管。 B.“檄”原是指较长的竹木筒,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后成为古代皇帝征召时所用文书的专称。 C.“服阙”最早出自汉朝蔡邕的《贞节先生陈留范史云铭》,指守丧期满除服,与“服除”同义。 D.“谥”号是古人死后依据其生前行迹所立,用来褒贬善恶的称号,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削籍”是革去官职,古代用于对犯罪的官员施以惩戒的一种手段。 B.“称旨”指符合皇帝的意思,官员往往会因此而受到提拔或者重用。 C.“诣阙”是前往京都,类似的意思有“赴行在”,指到皇帝临时行宫。 D.“进秩”是逐级推荐的意思,是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一种常见形式。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殿试时录取者都叫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 B.“优人”指古代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或称戏曲演员。文中的朱虎山就曾为优人。 C.“株连”指古代因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的一种刑法,文中的吴月案被株连的有千余人。 D.“盗”“贼”“寇”“匪”在古代都表示破坏国家正常秩序,而“盗”侧重于表示抢劫。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一般指姓名,幼年时一般由父亲命名;多用于自称,或用于做传时介绍传主。 B. 行陈,亦称“行伍”,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代指军队。 C. 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南宋在杭州设立临安府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