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东大学精品课程-山东大学课程中心0.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申 报 书 课程名称 自动检测技术 课程负责人 陈冬岩 所在院(部)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类型 □ 理论课(含实践)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控制科学与工程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联系电话 E—mail dchen@ 课程网址 申报日期 2009年3月20日 山东大学教务处制 填 写 要 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六、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课程名称 自动检测技术 学时数 58 课程性质 基础课 专业(技术)基础课 √ 专业课 授课对象 适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 授课人数 260人/年 开课年限 2000年— 2009年 选 用 教 材 情 况 教材名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李老师教材 教材类别 √□国家“十五”规划教材 □山东省规划教材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获奖教材(注明获奖等级) □“九五”重点教材 □其它 课 程 负 责 人 情 况 姓名 陈冬岩 职称 教授/博导 学位 博士 主要教学、科研经历(授课起止时间、所在单位、教学科研情况、获奖情况等) 主要教育经历 1991年9月-1995年6月 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学士 1997年9月-1999年8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 1999年8月-2003年3月 美国杜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 主要工作经历 2000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咨询顾问 2002年,美国Avaya Research Labs 暑期研究 2003年3月-5月,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后 2003年5月-9月,美国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s访问学者 2003年9月-2006年5月,美国Xavier University of Louisiana计算机系助理教授 2005年9月-2005年12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访问教授 2006年6月-2007年3月,美国硅谷S3C公司高级工程师 2007年3月-2008年10月,美国硅谷Impeva Labs公司高级工程师 主 讲 教 师 情 况 (辅导、实验教师等) 姓名 年龄 职称 学位 承担工作 王 雷 1970.05 副教授 博士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课堂教学 李现明 196408 副教授 博士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课堂教学 朱 洁 1963.10 副教授 硕士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课堂教学 陈振学 1977.9 讲师 博士 课堂教学 教材建设 实验室建设 隋青美 1963.01 教授 博士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将奇 1973.12 副教授 博士 教材建设 实验室建设 李东升 1972.6 讲师 博士 教材建设 实验室建设 何立琴 1955.7 高级实验师 大专 实验室建设 课程教学情况简介(教学内容是否先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情况、课程及教学改革情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情况、教学效果等) 传感检测课程被列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主要课程”,是必修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常见非电量的电测方法和常用仪表的共性技术,为学习专业课以及今后从事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从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到教材的选取,基础内容与最新发展有机结合,传感器共性技术与具体传感器特殊技术有机结合,经过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反映了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特别是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手段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教材、参考书与网络资源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效果良好。 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平时成绩+期末笔试”的改革。 课程重点与难点:传感器原理与非电量电测技术是本课程重点,技术密集、知识分散、种类繁多、纵横交错、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