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调水梦
——写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即将通水之际
本报记者 赵永平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10日 ? 10 版)
解渴北方的“输水线”——
重组中国水资源格局,东中线年调水183亿立方米,1.1亿人直接受益
打开中国水资源分布图,这样的不等式让人纠结: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到全国的80%以上;而黄淮海流域,人口、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35%,水资源量仅占7.2%。
干旱!缺水!北方大地遍布对水的期盼。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
从设想到现实竟如此艰难。仅规划论证就整整用了50年!原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局局长张国良回忆,当时主要争论焦点是,从哪调水?调多少水?走什么路线?27位院士、6000人次专家,开了100多次研讨会,对50多种方案进行比选。终于在2002年,中央审议通过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一次次头脑碰撞、观点交锋,让论证更充分、决策更科学,一个个难题也渐渐清晰:
从哪调水?长江年均径流约9600亿立方米,约94%的水白白流入大海,从长江调水缓解北方缺水,是可能的。
调多少水?南水北调规划最终调水448亿立方米,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
走什么路线?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中华水网。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及缺水形势,先期实施东线、中线一期工程。
会不会影响生态?东中线一期工程年调水仅占长江水量的1.5%,通过合理调度,对长江生态基本无影响。
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历时10多年建设,东中线一期工程全线建成。
一条调水线就是一条生命线!
今夏大旱,河南平顶山唯一“水缸”白龟山水库见底,盼水、找水,这座百万人的城市供水告急!关键时刻,正在充水试验的南水北调中线应急调水,丹江水400里驰援,解了平顶山市的燃眉之急。
同样大旱,苏鲁交界的南四湖湖底干裂,生态濒临危机。南水北调东线调水解渴,全线泵站开足马力,长江水飞奔800里,终于让久旱的南四湖再现生机。
“随着工程通水运行,南水北调将逐步发挥出最大效益。”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竟平说,按照规划,东中线一期工程年调水183亿立方米,可为253个县级以上城市供水,使1.1亿人直接受益。中线,将使受水区城市生活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工业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东线,将给沿线城市增加供水22亿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3000多万亩。
南水北调,这一解渴北方的“输水线”,在中国水资源版图上刻下新的印记。
攻坚克难的“科技线”——
没有创新,就没有南水北调!110项专利、一项项新纪录托起水利丰碑
作为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的许多难题也都是世界级的。没有经验可循,没有参照对比,为了“世界一流工程”目标,建设者们向一个个难关发起挑战。
中线源头,丹江口大坝加高是第一道难关。中线水源公司总工程师张小厅说,难就难在老坝上加新坝,新老混凝土必须合二为一、滴水不漏,这在国内属于首次,也是世界性难题。
浇筑混凝土,一个关键指标是温度控制。为生产这种7℃
5年坚持一个温度,这个温度决定了大坝强度。11月10日,丹江口水库水位创历史新高,加密监测显示,大坝滴水不漏,经受住了蓄水考验。
称为中线“咽喉”的穿黄工程,挑战的难题前所未有。“在黄河下面35米深处,挖两条三层楼高的隧洞,可以说,每一步都要创新,到处是拦路虎。”南水北调中线局副总工程师程德虎讲述。
说难度,盾构机换刀可见一斑。从国外量身定做的盾构机,开挖不久刀片崩了。找国外公司却开出了“天价”,怎么办?只能自己攻关。为抵消35米水压,修复区内要充满高压空气,“在里面呼吸都困难,干半小时就感觉筋疲力尽,而一把滚刀重300斤,五六个小时才能挖出来。”检修工武进说。关键时刻冲得上,3个月时间,检修人员更换刀具148把。
说精度,3公里长的穿黄隧洞,测量误差要在50毫米内;3450米的直隧道,只允许有千分之一的倾斜度,肉眼不可能察觉。平常一个项目,GPS定位设备最多用三四台,在这个项目上,增加了一倍。为了精度,建设者们付出了超常努力。
勇担当、敢超越,正是这种精神,让一个穿黄工程攻克7项国内外技术难题,创造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工程。
在南阳段,南水北调遇到的是世界公认的“工程癌症”——膨胀土。“这种土遇水膨胀、稀黏,无水则收缩、干散,在上面根本没法修渠。”膨胀土试验段项目经理朱建军说。
头三年,他们挖了13个大坑,一直和这种土较劲。“你能想象吗?3年,我们没干别的,天天就在坑里玩土,尝试不同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浦蒙特HD800L系列电梯专用控制器用户手册-中-V1.0.pdf VIP
- 消杀蚊虫台账记录word编辑版.doc VIP
- 2025年计算机计算机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位妈妈写给叛逆儿子的信,有孩子的必须给孩子读一遍.doc VIP
- 暖通空调系统水力平衡与解决方案.ppt VIP
- 暖通空调系统全面水力平衡解决方案(2014年第一版)-N.ppt VIP
- 8.1功与功率 (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pptx VIP
- 资金管理复习试题附答案(一).doc
- 《归园田居(其一)》课件30张.pptx
- 腹膜后疾病影像诊断思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