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敷法中护理操作规程.ppt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湿 敷 法 湿敷---作用 (1)湿敷的冷却作用可收缩末稍血管,使充血减 轻,渗出减少;传导放散炎症局部蓄热,抑制末梢神经病理性冲动。减轻局部不适感,从而发挥消炎、镇静、止痒和抑制渗出等作用。 (2)敷贴的湿布可吸收皮损表面的浆液性渗出物或脓液。 (3)湿敷可软化并清除皮损表面痂皮或其他附着物 (4)可使表皮角质层膨胀,有利于药物透入皮肤。 (5)保护皮损,隔绝刺激,免受外界微生物的影响。 适应症 中药湿热敷疗法适合于各种闭合性损伤、肢体经络病、各种痛症。 急性期皮损 有潮红、肿胀及糜烂渗出者 皮疹渗出较多或脓性分泌物较多的急慢性炎症及筋骨关节损伤等 禁忌证 一般内科疾病不宜使用。 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 湿 敷 法 1.操作目的 2.评估患者 3.实施要点 4.指导患者 5.注意事项 操作目的: 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 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和体质。 2.评估患者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 3.了解患者年龄、文化层次、目前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认识。 4.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实施要点 (一)仪表:符合要求。 (二)操作用物: 治疗盘:敷布(4--5层无菌纱布制成) 、凡士林、 药液及容器、镊子两把、一 次性治疗巾、纱布、弯 盘 药液为多种药物的煎剂,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配制 实施要点 (三)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两人核对)。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 解释 5.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湿敷部位, 在湿敷部位下铺一次性中单, 实施要点 6.将温度适宜的药液倒入容器内,置敷布于药液中浸湿,用无菌镊或止血钳夹住纱布两端拧至不滴水为度,再次核对无误后,敷于患处,询问患者湿敷部位感觉,是否过热或有其他不适,并向患者讲明在湿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7.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8.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治疗巾。 9.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要。 实施要点 10.分类处理用物。 11.洗手、取口罩。 12.记录。 指导患者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讲解湿敷的目,的湿敷的时间以30~60min为宜,不可过长。 2.告知患者湿敷过程中注意保暖,不要随意变换体位。 注意事项 1.湿敷过程中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凉。 2.药液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 3.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4.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5.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6局部过敏反应:局部瘙痒,红疹,水泡等,应立即停止敷药,并遵医嘱进行抗过 敏处理. 7中毒反应:头晕,口麻,恶心呕吐等,常出现在大面积使用湿敷中药的患者,出 现时应立即停药动态观察。 注意事项 (1)湿敷所用的药液应新鲜配制 ( 2)敷料更换时间:敷料更换必须定时,借以保持敷料 的适当温度和湿度 3)应用的部位:应用湿敷法必须使敷料密切 贴附于皮损面,对于耳后、额部、肛周、 外阴、指趾间等部位,应特别注意此特点。 感染、非感染区分开进行 (4)应用的面积:应用湿敷时面积勿过大,一般不应超过全身面积的1/3。在冬季,对老人幼儿以及颈、胸等部位应慎用持续性冷湿敷。 (5)亚急性皮肤炎症有局部血运不良时,不宜用 冷敷。 * * * 热湿敷的药液 温度为50~60℃ 冷湿敷的药液 温度为4~15℃ 每3~5min更换 纱布一次 * * * *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