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丁时代的一多子卜辞说“咸戊”并非“巫咸”.docVIP

从武丁时代的一多子卜辞说“咸戊”并非“巫咸”.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從武丁時代的一版多子卜辭說“咸戊”並非“巫咸” (首發) 熊立章 /SrcShow.asp?Src_ID=694 “巫咸”多見於先秦典籍,有寬、狹二義。廣義如《離騷》有:“巫咸將夕降兮”,又如《韓非子·說林下》中引諺曰:“巫咸雖善祝,不能自祓也;秦醫雖善除,不能自彈也。”狹義則多具體指商代太戊時期的一位名臣,如《書·君奭》載:“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於皇天。在太甲,時則有若保衡。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格於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在武丁,時則有若甘盤。率惟兹有陳,保乂有殷。”另《史記》之《殷本紀》、《封禪書》及《燕世家》均將“巫咸”繫於商王太戊一朝。 “巫咸”於載籍所見另有繫之於湯:《後漢書·天文志》載:“唐、虞之時羲仲、和仲,夏有昆吾,湯則巫咸,周之史佚、萇弘”,繫之於堯:《太平御覽》卷七十三引《世本》宋注:“巫咸,堯臣也,以鴻術為帝堯醫”,繫之於黃帝:《御覽》卷七十九引《歸藏》:“昔黃神與炎神爭斗涿鹿之野,將戰,筮於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御覽》所載佚文頗具傳說色彩。《後漢書·天文志》所記則顯繫誤讀《史記·天官書》“昔之傳天數者:高辛之前,重、黎;於唐、虞,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咸;周室,史佚、萇弘”一段,而未及詳察《殷本紀》、《封禪書》和《燕世家》之相關記載。 這樣,“巫咸”這位名臣是否見於已發現的殷墟卜辭,就不免會被學者們關注了。丁山先生就提出過一種大膽的觀點:“卜辭所見咸戊、學戊,在《君奭》篇均稱為巫咸、巫賢;《君奭》篇所稱的伊陟、臣扈,在卜辭也稱為陟戊、學戊。然則,卜辭所見以戊為號的名臣,在當時並是巫覡之流。那么,商代中葉的政治,我敢說是神權政治了。” 丁山:《商周史料考證》,中華書局,1988。丁氏為構建其商代中葉為神權政治的理論而給“巫咸”所找的對應辭例實際並不合理。首先,甲文中自有“巫”字,作:“”,其次卜辭未見“戊咸”之刻,而後代文獻也從無“咸巫”之稱,二者皆無倒書同義之辭例。其實無論古字如何通假變異,欲於甲文中坐實《尚書》“巫咸”其人,必先得其與太戊同祀之辭例方較有依托 丁山:《商周史料考證》,中華書局,1988。 馮時先生可能是受了丁氏之說的影響,在《中國天文考古學》中仍以咸戊為商代名巫,但已具體通過卜辭中咸戊的地位和文獻中巫咸地位的不對等而否認了丁說。實際從“咸戊”在卜辭中的用例來看還是應將其視作商王之旁系祖先,即以“戊”為日名。為論述方便,先將馮先生的論述較為全面地羅列如下: 巫咸在殷人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巫咸地位的提升並不意味着巫作為商代社會中一個特殊的宗教集團,它的地位也一定像巫咸一樣而凌駕於殷王。關於這一點,卜辭反映得也很清楚。(壬戌卜,爭貞:翌乙丑侑伐於唐?用。……翌乙丑勿?貞:侑咸戊?勿侑?侑于學戊?勿侑?翌乙丑其雨?翌乙丑不雨?《乙編》753)這是武丁時期的龜腹甲刻辭。五條對貞卜辭均刻於壬戌一日,所詔神祇首為唐,即商湯大乙,次為咸戊、學戊。學戊是商代的另一名巫。這里,巫咸並沒有以單獨的身份出現,而是與學戊並列作為商代巫覡集團中的一員,因此在祭序上排於大乙之後。顯然,以巫咸為代表的商代群巫的地位應低於大乙。 然而問題還可以進一步深究下去,大乙的地位雖然高於商代的巫覡集團,那么商代先王的地位是否也像大乙一樣都在群巫之上?下列卜辭對說明這一問題很有幫助。卜辭云:……這也是武丁時期的龜腹甲刻辭。六條對貞卜辭分別卜詔六位神祇。由咸戊、學戊組成的巫覡集團居首,而由祖庚、羌甲、南庚和父甲組成的王室集團居次。父甲為武丁諸父之一的陽甲,卜辭或稱兔甲。祖庚先於羌甲,似為祖乙之弟或羌甲之兄,但未即位。羌甲、南庚、陽甲皆為旁繫先王,地位不如直繫先王,也顯在巫覡集團之下。據此分析,由於次居群巫之下者迄今尚未見有直繫先王,因此我們可以將殷代巫覡集團的地位定在商代的直繫與旁繫先王之間。 馮時:《殷周時代的巫與王》,《中國天文考古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上引第二段中所略去“卜辭云”後的內容,出於《甲骨文合集》1822正。依照原始圖片和《摹釋總集》釋文將本版龜腹甲刻辭按由上至下的順序謄錄如下: 錄寫時調換了《總集》釋文中“羌甲”、“祖庚”兩組占辭的位置,參見姚孝遂、肖丁:《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中華書局,1988,62頁。 貞:其雨? 貞:多子逐…… 貞:不其 貞:惟南庚? 貞:不惟南庚? 貞:惟羌甲? 貞:不惟羌甲? 貞:惟祖庚? 貞:不惟祖庚? 貞:惟學戊? 貞:不惟學戊? 貞:惟咸戊? 不惟咸戊? 侑于父甲? 勿侑于…… 馮時先生在引據本版上述刻辭時卻以“咸戊”的對貞卜辭為首,次“學戊”、次“祖庚”、次“羌甲”、次“南庚”、次“父甲”,且未錄有關“多子”和“”的兩條卜辭。這種先下後上再反轉至下的釋讀方式,恐怕本身就受了認為咸戊、學戊

文档评论(0)

ipad0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