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辐射与放射污染监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辐射与放射污染监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放射性污染物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三节 放射性监测 由放射性物质所造成的污染,叫放射性污染。 有些原子核不稳定,能自发地有规律地改变其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这种现象称为核衰变。在核衰变过程中会放出具有一定动能的带电或不带电粒子,即α、β和γ射线,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变过程放出α、β、γ射线的现象,俗称放射性。 一、放射性污染 第一节 概述 二、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一)天然源 1.宇宙射线 初级宇宙线—高能辐射,穿透力很强; 次级宇宙线—比初级弱 放射性核素-20余种 2.天然放射性核素—与地球共生 ①宇宙射线与大气层中的原子核作用及地球表层原子核作用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包括。3H、7Be、101Be、14C、27Na、33Si、32p、 33P、35Si、36Cl等。 ②地球上本来就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它们都是些长寿命的放射性核素。土壤、岩石中的放射性核素种类较多,主要有铀、钍、镭等。海水中主要是40钾、80铷及钳系元素。地下水中主要是铀、镭、氡。大气中主要含氡、钍射气及其子代产物。 1、核试验及航天事故 核裂变产物和中子活化产物放射性尘埃可在大气层滞留0.3—3年 2、核工业: 核废弃物(核发电) 3、工农业、医 学 和科研等部门 医学占人工污染源的90% 4、放射性矿的开采和利用 (二)人工源 三、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 (一 )进入人体途径 呼吸道-人体-肺,血液全身 消化道-人体-肝脏,血液,全身 皮肤或粘膜-人体-可溶性物质易被皮肤吸收(伤口的吸收率更较高) (二)危害 1.损伤机理 1)α、β高速带电粒子属直接电离粒子。 2)γ射线等不带电的粒子为间接带电粒子。 ——统称为电离辐射:引起生物组织内原子、分子 电离,破坏组织中的大分子结构。 2.影响因素-射线性质剂量、次数、时间、部位、方 式。(致死剂量、半致死剂量) 3.损伤方式-急性、慢性(远期效应、躯体效 应、遗 传效应)。 ①急性损伤 当人体遇到核爆炸、核事故时,一次或短期内受到大剂量的射线照射,体内的各组织、器官和系统将会遭受严重的伤害,轻者出现病症,重者造成死亡。 急性照射时的机体效应 受照射剂量/Gy 急 性 效 应 0~0.25 无可检出的临床效应 0.5 血相发生轻度变化、食欲减退 1 疲劳、恶心、呕吐 1.25 血相发生显著变化、将有20%~25%的被照射者发生呕吐等急性放射性病症状 2 24h内出现恶心、呕吐,经过大约一周的潜伏期,出现毛发脱落、全身虚弱的病症 4(半死剂量) 数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两周内毛发脱落,体温上升,三周后出现紫斑、咽喉感染、极度虚弱的病症,50%的人四周后死亡,存活者半年后可逐渐康复 ≥5(致死剂量) 1~2h内即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的症状,一周后出现咽喉炎、体温增高、迅速消瘦等症状,第二周就会死亡 ③远程效应 远程效应指人体遭受急性照射后经过若干时间或长期遭受低剂量的照射,数年后才表现出的躯体效应或遗传效应的现象。常见的躯体效应有白血病、白内障及各种癌症,常见的遗传效应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在第一代表现为流产、死胎、畸型和智力不全等,在以下几代可能出现变异、变性和不孕等。 ②慢性损伤 若放射源长期对人体产生辐射,将会引发各种慢性损伤。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后,不仅会对人体产生外辐射,还将通过物质的循环(如呼吸、饮水及食物链)进入人体内产生内辐射。内辐射的危害程度因放射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在体内的积蓄量、分布于各组织器官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危害为白血球减少、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等。 四、放射性污染度量单位 1. 放射性活度(A): 在给定时刻处于特定能态下的一定量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A的定义式是 A = d N / d t 式中:A—放射性活度,单位Becquerel,简称贝可,用符号Bq表示,1Bq=1 sec-1 。 d N—时间间隔d t内,处于该特定能态下的一定量放射性核素,发生自发核转变的核数目。 2.半衰期 当放射性的核素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T1/2)。衰变常数与半衰期有下列关系: T1/2 = 0.693/λ 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的基本特性之一,不同核素T1/2不同。所以对一些T1/2长的核素,一旦发生核污染,要通过衰变令其自行消失,需时是十分长久的。 例题:Sr的T1/2 = 29年,一定质量的 90Sr衰变掉99.9%所需 时间? 2.吸收剂量(D):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