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ppt

操作方法 1.评估患者情况。 2.物品准备 3.患者准备。 4.选择部位或穴位。 5. 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选用适宜的手法和刺激强度进行按摩。 6、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对手法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 7.操作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卧位 8.记录。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禁忌症 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开天门是按摩头部穴位的技术操作,主要是刺激末梢神经,使使机体产生感应,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机体代谢功能,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解除头晕头痛,偏头痛,神经衰弱,失眠等,也可起到增强体质,预防保健的作用 (十)直肠滴入法 中药保留灌肠法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一种操作方法。 常用方法有肛门注入法和直肠滴注法两种。 适应症 ① 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高热等。 ② 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带下病等。 操作方法 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接上输液管,拔去头皮针,接上一次性导尿管(PVC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将药物加入输液瓶用热水适当加温(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接上导尿管,在导尿管前端涂上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插入患者肛门,松开输液器开关,药液缓慢地进入直肠内,待药液滴过莫菲氏管后,操作者用右手将莫菲氏管上端折叠并挤压莫菲氏管,将药液全部挤入直肠内。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体位 成人一般取左侧卧位? ?? ?? ? 儿童一般取卧位或俯卧位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时导尿管插入的深度: 成人一般插入10-----20厘米? ?? ? 儿童一般插入5-----10厘米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用量 成人:? ?100ml---300ml/次 儿童:? ?6个月---1岁-----10ml/次? ?1岁-- -2岁-----15ml/次? ??? 2岁-------3岁-- ---20ml/次? ?? ?? ?? ? 3岁----- -4岁-----25ml/次? ?4岁----5岁-----30ml/次? 5岁------15岁-----35ml/次? ? 成人与儿童每天的使用次数均为2次/天. 注意事项 1.????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物前,需嘱咐患者先行排便。 2.?????在操作时,药液流而不畅时,可将导尿管向外抽动或向里轻轻插入即可。 3 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患者均可出现便意 4?????药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针1ml,可以减缓肠道蠕动。 5 根据资料报道,直肠给药20分钟后,药物的有效成份已吸收2/3,一般情况下,直肠给药超过20分钟而排出药物者,可以不用重复给药。 6 ????药物要过滤,防止堵塞导尿管 禁忌症 凡肛门,直肠,结肠术后,严重腹泻,肛门疾病,急腹症,疑有肠坏死及穿孔,女性月经期,产褥期等 (十一)、小儿捏脊 捏脊是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它通过手法刺激人体体表特定腧穴来调节生理机能、改善病理状况而治疗疾病。脊柱及其两侧分布着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从长强穴至大椎穴为督脉,它统摄一身真元,两侧的膀胱经分布着五脏六腑俞穴,与腹泻有关的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均在膀胱经上,因此脊背部与脏腑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便秘提大肠俞、胃俞、肝俞; 多汗提肾俞、照明俞、肺俞; 尿频提膀肮俞、肾俞、肺俞; 烦躁提肝俞、厥阴俞、心俞; 夜啼提胃俞、肝俞、厥阴俞; 失眠提肾俞、脾俞、肝俞; 呼吸系统病症提肾俞、肺俞、风门等。  适应症 本疗法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为突出。 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症。 此外,也可作为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 操作方法 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 (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 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注意事项 1、本疗法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 2、施术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手法宜轻柔。 3、体质较差的小儿每日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4、在应用此法时,可配合刺四缝、开四关、药物、针刺、敷脐等疗法,以提高疗效。 禁忌症 脊拄部皮肤破损,或患有疖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