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技术操作规程耳穴压豆艾灸法.ppt
一、概念 灸,灼烧的意思。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灸法的作用 1、温经 散寒 2、扶阳 固脱 3、消瘀 散结 4、防病 保健 三、灸法的种类 艾条灸 温针灸 艾柱灸 灸法的 种 类 悬灸 灸法 隔物灸 1、悬 灸 (1)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 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 患处,约距离皮肤2~ 3cm处进行熏烤,使患者 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 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 至皮肤红晕为度。如果遇到局部知觉减退或小儿等,操 作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 过操作者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 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 (2)雀啄灸: 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施灸。 (3)回旋灸: 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三)艾炷灸 直接灸 艾炷灸 间接灸 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之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1、直接灸 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分为: (1)无瘢痕灸 (2)瘢痕灸 2、间接灸 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热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常用方法如下: 间接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1)隔姜灸 用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部位,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灸。一般灸5-10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此法应用很广,适用于一切虚寒病证,对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和风寒湿痹等疗效较好。 (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一般灸5-7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 (3)隔盐灸 用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也可于盐上放置姜片后再施灸,以防止食盐受火爆起而伤,一般灸5-9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证候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淋病、中风脱证等。 四、施灸的注意事项 1、施灸的先后顺序: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2、施灸的补泻方法: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3、施灸的禁忌 ①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均不宜使用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 ②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灸。 ③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④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五、灸后的处理 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以保护痂皮,并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六、操作程序 【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六、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件:中药各论第二十二章.ppt
- 课件:中药的基本知识.ppt
- 课件:中药第章活血药.ppt
- 课件:中药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ppt
- 课件:中药学课件第章止血药.ppt
- 课件:营养学复习.ppt
- 课件:中药临床使用案例.ppt
- 课件:中药与饮食剖析.ppt
- 课件:有氧运动处方.ppt
- 课件: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监管.ppt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