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镇2010年工作总结暨.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2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八达岭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1年11月 卫洪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八达岭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并对《八达岭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作说明,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旅游休闲名镇、生态宜居重镇、现代农业强镇、循环经济示范镇”的工作思路,以为民办实事和重点工程为着力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经济实力日益壮大 全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旅游服务业占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更加突出,全镇经济实力日益壮大。2011年,预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6亿元,比2006年增长67%;人均劳动所得17397元,比2006年增长56%;完成财政收入817万元, 比2006年增长49.4%。 (一)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长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初见成效。探戈坞音乐谷各项基础设施以及黄土梁项目区的会所等服务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成功举办两届森林音乐节;长城天地旅游商城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模块,成为八达岭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八达岭长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获得批准,带来全镇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高端旅游产业夯实基础。长城脚下公社酒店重新装修,进一步提高了接待水平;海航成功盘活八达岭机场,发展直升机旅游等高端项目;与金隅集团、北大青鸟等大型企业签订意向,开发北部旅游综合服务区和岔道古城,正在进行前期规划论证;石峡关景区完成旅游标识安装及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为引进高端资本创造了条件;南元老村拓展基地项目正在紧张建设。 乡村旅游产业稳步提升。从乡村旅游标识入手,推进旅游标准化示范镇创建工作,完成了岔道、里炮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同时,优化乡村资源,与小浮坨、里炮蔬菜水果采摘以及长城旅游等紧密结合。五年累计接待游客138.5万人次,完成旅游接待收入6239.7万元。 (二)新能源产业实现新突破。作为延庆新能源示范县建设的核心项目,中科院电工所太阳能发电示范电站成功在大浮坨村西开工建设,镜场、实验楼进展顺利,高118米的集热塔主体即将完工,建成后将成为八达岭乃至延庆县的地标性建筑。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积极建设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园区规划占地1000亩,国电华北公司光伏发电 (三)都市型农业取得新发展。五年来,共修建日光温室和智能温室55栋,春秋大棚300栋。小浮坨村设施蔬菜基地生产运营顺利;里炮设施葡萄产业初具规模;里炮果品、小浮坨蔬菜、帮水峪果品分别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和转换证。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技术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绿色生态建设整体推进,生态宜居城镇建设效果明显。 (一)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以创建“国家卫生镇”为目标,结合新农村“五项工程”,加大力度综合治理村庄环境。大力开展绿化美化,五年来累计栽植各类花草树木80万株,镇中心区绿化面积累计达179.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68.8%,人均绿地面积816平方米;开展“靓庭院、净居室”活动,全镇环境优美家庭示范户1171户;完成花园式单位建设20个,创建市级绿色村5个,县级绿色村10个;协助推进八达岭景区升级改造,投入1000多万元对商业街实施综合整治,镇域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二)节能减排逐步深入。按照“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的理念,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工作。五年来,共安装太阳能路灯1641盏,发放节能灯泡21459盏;改造节能吊炕1430铺;建成太阳能浴室7座;完成南元市级“节水试点村”及石峡市级水循环村庄创建工作;广泛推广垃圾分类,建成垃圾中转处理中心和垃圾焚烧炉,实现镇域垃圾统一焚烧销纳;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行网格化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全镇人民环保节能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以北京市重点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新农村“五+三”工程,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编制完成了八达岭镇市政基础设施规划、15个村村庄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康庄-八达岭集中连片供暖工程方案设计,使项目建设有据可依。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顺利,八达岭过境线、规划二路建成通车,110辅线应急线及规划一路、九路建设稳步推进,府前路公路边沟改造完成;八达岭—康庄集中连片供水和“东水西调”工程稳步实施;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顺利进行;镇住宅小区集中供暖改造完成,小城镇发展布局不断清晰。 (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实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