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药研究进展.ppt
2 药理 (1)抗生育作用 (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平喘和祛痰作用 (4)抗过敏作用 (5)麻醉作用 (6)抗菌作用 第五章 中药的运用特点与理论体系 (一)运用特点 1、中医理论—临床用药的指导基础 2、复方配伍—中药运用的基本形式 3、加工炮制—保证疗效的重要措施 (二)理论体系 1、中药的药理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禁忌等 2、中药的配伍关系也属中药理论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1 化学成分 灵芝中的已报导的化学成分有150余种以上 (1)三萜类化合物:1982年首次从灵芝中分离到三萜类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已先后从灵芝中分到106种新的三萜类化合物。 (2)核苷类化合物 (3)甾醇类化合物:已知从灵芝中分到的甾醇有近20种。 (4)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较低。 (5)呋喃类化合物 (6)氨基酸及多肽类 2 灵芝的药理作用 (1) 抗炎作用对化学性和免疫性肌炎的保护作用 (2)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5) 保肝作用 三 丹参的研究进展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的干燥根,是中医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清热安神等功效。 1 化学成分 (1)酚酸类化合物:水溶性成分 关于丹参的水溶性成分国内外研究很少,分离得到十多种酚酸类化合物 (2)二萜醌类化合物:脂溶性成分 30年代日本学者首次从丹参中分离得到丹参酮Ⅰ,Ⅱ,Ⅲ。我国学者于40年代测定了丹参酮Ⅰ的结构,并证实了丹参酮Ⅱ是丹参酮Ⅱ—A和丹参酮Ⅱ—B的混合物。60年代我国和日本学者先后从丹参中分离得到异丹参酮,隐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等化合物,至70年代国内许多单位对丹参的化学成分开展了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对丹参中二萜醌类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仅从正品丹参中分离的化合物就有40多个。 2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药理 抗血栓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作用,抗氧化损伤作用,改善学习记忆作用。 丹参脂溶性成分的药理 丹参酮的抗菌,消炎和雌激素样作用 四 当归的研究进展 当归是著名常用中药,有补血活血功效,用于血虚,血瘀证。当归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有妇女圣药之称。 1 化学成分 早年偏重于当归的芳香成分的研究,即挥发油部分的研究。近代较偏重于水溶性成分的研究。日本学者从中国当归的同属植物大和当归的挥发油部分分得了十几个成分。 (1)中国当归挥发油部分的研究 (2)中国当归水溶性部分的研究 2 药理 抗血栓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作用,对平滑肌的作用,利胆保肝作用,免疫功能增强作用,毒性。 五 紫草的研究进展 紫草为常用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中医认为它具有凉血,活血,解毒和透疹的作用,对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疱疹,湿疹,水火烫伤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1 化学成分 主要化学成分为萘醌类紫草素及衍生物。 国内外曾先后从不同产地的紫草中提取分离了紫草素及其衍生物。 2 药理 乙酰紫草素的抗肿瘤作用,紫草素抗炎作用。 六 野菊花的研究进展 野菊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在我国资源丰富,是一种常用中药,有清热解毒,降低血压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能治疗痈肿,疮毒等。 1 化学 (1)倍半萜类成分:早在60年代国内学者便从中分得一个倍半萜类内酯,并定出其部分结构。至70年代国外学者测定了野菊花内酯的结构。80年代从中分得9种成分,并进行结构鉴定,证明其中5种是倍半萜类成分,近年来又从中分得多种倍半萜类成分。 (2)黄酮类等成分:从野菊花中分得金合欢素,槲皮素甙等多种黄酮类成分。 2 药理 抗菌作用,对致热家兔体温的影响,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七 旱芹 1978年学者从芹菜籽中分离出左旋芹菜甲素和芹菜乙素,有关学者又于1980年合成了消旋芹菜甲素(NBP)。研究发现它是一个对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明显效果的药物。 芹菜为伞形科植物,可食药两用,最早的药用记载见〈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民间常用于降血压。 1 化学 (1)挥发油成分及苯酞类衍生物: 从种子的挥发油中分离得到芹菜甲素和芹菜乙素。 (2)香豆素类成分 分离出多种香豆素类成分。 (3)黄酮及其甙类成分 1964年从旱芹中得到一种芹菜素,并证明是降压有效成分。 (4)其他成分:胡萝卜素,维生素C,糖类等成分。 3 消旋芹菜甲素的药理 抗惊及镇静作用,增加学习记忆作用, 对脑缺血的作用(NBP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2 消旋芹菜甲素(丁苯酞)(NBP)的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pptx VIP
- 《遥感原理与应用》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pdf VIP
- 2021义务教育四年级数学国家质量监测试卷2.doc VIP
- HG_T 22805.2-2016 化工矿山企业施工图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规范—选矿专业(附条文说明).docx
- 校本课程大棚西瓜.docx
-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4届小升初语文综合练习卷含答案.doc VIP
- 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
- 4G优化案例:优化控制信道提升LTE超忙小区客户感知的案例.docx VIP
- 社区志愿者培训资料.pptx VIP
- 标准图集-21X505-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图示-第一部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