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如何界定文化教学精品.pptVIP

中国文化概论如何界定文化教学精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概论如何界定文化教学精品.ppt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八、唐宋间的社会文化变革 1、唐代的两税法及其影响: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两税法”,对原来以租庸调制为主的赋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开始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了以往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两税法不仅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而且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影响:(1)两税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两税法的核心是“唯以资产为宗”,它改变着对工商业鄙夷、对土地兼并严厉打击的做法。从而引起所有制观念的更新。刺激了社会经济的活力。(2)贫苦的农民因为税法不再仅仅依靠人头来征税也获得了一点自由。(3)转移了阶级矛盾,两税法之前的农民起义都针对皇帝,之后的农民大多矛头指向地主。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八、唐宋间的社会文化变革 2、社会变革: (1)南北朝以来的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 (2)市井因素大增,繁荣的城市遍布全国,附丽于市井新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特别是南方经济持续高涨的结果。 3、文化发展: (1)因科举制度形成的士大夫阶层精神振作,佳作迭出;(2)程朱理学的形成。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九、元朝时期政治文化及民族融合 1、元朝的等级制度带有明显的民族压迫性质; 2、元朝统一对民族融合也有促进作用;新的民族回族就是在元朝形成的; 3、元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4、元朝的统治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十、东西方的相遇与明清时期的政治 1、东西方的相遇:郑和下西洋,外国传教士来华传教。 2、明清两朝的立国观念:政治高度专制;大力利用宗族关系来控制民众。 3、明清两朝的经济政策:继续重农抑商;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清朝实行“摊丁入亩”的税法改革。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十一、元明清时期的文化政策及士大夫的文化活动 1、元代的畸形文化政策导致元代戏曲文艺创作的繁荣; 2、明代科举改为八股取士,文人分为正统与非正统两大派:正统者如王阳明者走的是读经治学的老路;非正统者则更关注当时的生产科技及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事业,很多著名文学、科技专著都出自后者之手。 3、清朝初年有“三先生”(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深刻反思中国历史文化。 4、清朝实施文化高压政策。表现有二:一是《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文献的编纂;二是日趋残酷的文字狱。这导致清朝士人大多转向纯学术研究,乾嘉学派兴起。尽管如此,清代的文学艺术成就很高。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二、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广大地域决定了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2、广大地域形成“大一统”观念。 “天下”观念:在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统一是基调,是基本倾向。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三、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 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 四大文明古国,独中国文化尚存。 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的形成 1、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尚书·禹贡》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3、形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1)自然环境是区域文化形成的首要因素,是一个地区的人们生存质量和状态的先决条件;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促进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形成;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地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造就了具有历史深度、广度和高度的区域文化; (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负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形成。 古代九州 古代一些重要文化区域概说 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的大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以及源于南楚的道家和楚辞文学。这三股文化源流经过长期的汇集和融合,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1、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山西(关中)地区、山东文化)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 2、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致界线: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 3、唐初南方文化状况。 唐朝初期,南方相对落后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已经发展成为“人物本盛,市廛(chan2)列肆”和“商贾并凑,君子尚礼”的开化之地,岭南二十余郡已经出现了郡会。 唐初南方文化 第一章 中国文化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