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措施0.doc

检修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措施0.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word文档整理分享 参考资料 检修作业过程危险有害因素 分析及安全措施 人员伤亡事故按照海因里希法则的解释为: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起未产生人员伤害,29起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该法则说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检修人员在对 HYPERLINK / \t _blank 化工生产装置的检修过程中,如果因检修作业人员未能够对所承担的检修工作进行充分地风险辨识,而造成作业时的防范措施不到位,很可能导致在工作中产生某种失误,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检修作业前进行风险分析,落实好相应的安全措施,是确保意外事件发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提高我们检修作业的安全系数,现根据“八大作业规程”的内容和各种相关作业规范的要求,我们将常用的一些检修内容所包含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归类,并规范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便大家进行学习,并在每一项检修作业前对该项作业进行风险辨识、落实防范措施。 一、动火作业 序 号 作业活动 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危害 安全措施 1 动火作业 1.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酒后上岗、上岗精神状态不佳 2.加热、熔渣散落、火花飞溅、弧光辐射 3.电线(气焊带)破损老化、无漏电保护器、焊机外壳带电、焊钳绝缘不好、气瓶安全附件顺坏缺失、两瓶安全距离不足 4.防爆区域内违章使用手砂轮、电转等手持工具及手持工具的临时线连接线不规范 5.操作人员未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违章作业 造成人员伤害及人员烫伤、火灾、 爆炸、触电、高处坠落等事故 1. 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并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杜绝酒后上岗;禁止精神状态不佳者进行作业; 2. 作业前,联系工艺人员将检修区域(设备)与系统有效隔离,把动火设备、管道内的易燃易爆介质排净、冲洗、置换; 3. 置换分析合格后,分级审批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及其他相关票证;取样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变工艺状态;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如动火作业间断半小时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4. 《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动火作业人员(登高动火时由监火人)随身携带。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清楚工作内容和防护措施; 5. 在进行焊接、切割作业前,必须清除周围可燃物质,设置警戒线,悬挂明显标示,不得擅自扩大动火范围; 6. 动火作业应设监火人,应清楚动火现场的易燃、可燃物;动火点应备有灭火器;作业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动火现场。在氨库、甲醇库等地点进行特殊动火作业前,项目负责人要按规定通知公司消防队到现场进行监护; 7. 进行电焊作业前,要检查焊把线接头、线路接头完好,确保无裸漏,防止漏电产生事故。焊机电源线两米内要有空气开关,焊线回流线严禁搭接在栏杆、工艺管道、金属框架上,应按照规范搭接在工件上; 8. 气焊(割)作业时,要检查焊(割)把、气管完好确保无泄漏,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的距离应保持在5m以上,两瓶气瓶与动火点水平距离应保持在10m以上;严禁直接在水泥地面上进行气割作业;两瓶禁止在阳光下暴晒、乙炔瓶禁止倒放; 9. 高处焊接、切割作业时,需设置防护,防止火花溅落;同时,要清除下方所有的可燃物,地沟、阴井、电缆等要加以遮盖; 10. 作业人员离开动火现场时,应及时切断施工使用的电源和熄灭遗留下来的火源,不留任何隐患; 11. 使用手持工具作业需使用临时电源时,应通知电仪分厂安排专业电工进行接线; 12.作业完成后,按照工完料净场地清的要求,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二、登高作业 序 号 作业活动 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危害 安全措施 2 登高作业 1.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酒后上岗、上岗精神状态不佳 2. 作业位置高于正常工作位置 3.操作人员未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违章作业 4. 距离带电体过近 人或物的坠落,造成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及触电事故 1. 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杜绝酒后上岗;禁止精神状态不佳者进行作业; 2. 使用安全带工作时,按照《安全带使用管理规定》执行;使用梯子工作时,按照《梯子安全管理规定》执行;使用脚手架工作时,按照《脚手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执行;在吊篮或吊架内作业时,参照《起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3. 分级审批办理《登高作业许可证》及其他相关票证; 4. 作业项目负责人应检查、落实高处作业用的脚手架(梯子、吊篮)、安全带、绳等用具是否安全,安排作业现场监护人并设置警戒线; 5. 《登高作业许可证》由监护人员随身携带。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清楚工作内容和防护措施; 6. 登高作业存在同时垂直作业时,应经单位领导批准,并设置专用防护棚或采取其他隔离措施; 7. 在石棉瓦、瓦檩板等轻型材料上作

文档评论(0)

xfnz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