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肩关节脱位骨伤科.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肩关节脱位骨伤科.ppt

八、脱位整复后的固定方法 上臂保持在内收、内旋位,肘关节屈曲60—90度,前臂贴胸,三角巾悬吊,上臂用绷带固定于胸壁2—3周。 文献 外旋位或内旋位固定都可 九、总结 1.小于20岁的初次脱位者,75%会再次脱位,建议微创关节镜修复; 2.军人、运动员,再次脱位率很高; 3.老年人合并肩袖损伤较多。 谢谢!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郑州市中医院骨伤科 徐毅 肩关节脱位 一、概述 肩关节脱位是指肩胛盂与肱骨头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也称盂肱关节脱位 为全身大关节脱位中最常见,占全部脱位的50%。多发于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 二、解剖特点 肩胛盂小且浅,只占肱骨头关节面的1/3至1/4,而且肩关节囊松弛薄弱,前方尤为明显,这种结构为增大肩关节的活动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对于肩关节的稳定则是不利因素。此为产生肩关节关节容易脱位的原因。 三、分类 根据脱位的时间与复发次数: 新鲜性 陈旧性(脱位超过3周) 习惯性(复位后,肩部受轻微外力即反复发生脱位) 根据脱位后肱骨头的位置:(临床常用) 前脱位(95%) 后脱位 上脱位(罕见) 下脱位(更为罕见) 提示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三、分类 前脱位又可分为四种类型:喙突下、盂下、锁骨下、胸腔内脱位。 胸腔内脱位 最常见 四、前脱位损伤机制 上肢受外展、后伸,伴外旋的外力,肱骨头的顶压造成前关节囊、韧带及关节盂唇的损伤,外力继续作用可使肱骨头滑向前方。 五、诊断要点——体征 肩关节脱位的体征: (一)前脱位: 1.“方肩”畸形。 2.弹性固定:伤臂于25°-30°外展固定位 五、诊断要点——体征 肩关节脱位的体征: (一)前脱位:3.关节盂空虚 复位前 复位后 五、诊断要点——体征 肩关节脱位的体征: (一)前脱位:4.搭肩试验(Dugas征)阳性 整复前 整复后 五、诊断要点——影像 X线 五、诊断要点——体征 肩关节脱位的体征: (二)后脱位:体征一般不如前脱位那样 明显,典型。 如:1.无明显的“方肩”畸形及弹性固定; 2.X线正位片中肱骨头有没明显的脱位表现。 故后脱位有“诊断的陷阱”之称。 五、诊断要点——影像 后脱位 正常肩关节 “灯泡征” 椭圆形阴影 平行线 2.失去平行关系 1.椭圆形阴影减小或消失 3.颈干角投影减小或消失,头、颈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特点 六、脱位的合并症 1.肩袖损伤——前脱位时合并肩袖损伤较为多见,发生率为:31.3%。后脱位时则较少发生。 MRI可评价合并的软组织损伤 冈上肌断裂 2.血管损伤:可能合并腋动脉或腋静脉的 损伤,严重时可有休克的表现 六、脱位的合并症 1.肩袖损伤——前脱位时合并肩袖损伤较为多见,发生率为:31.3%。后脱位时则较少发生。 冈上肌断裂 2.血管损伤:可能合并腋动脉或腋静脉的 损伤,严重时可有休克的表现 腋动脉损伤 患肢前臂及手部发冷和紫绀,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六、脱位的合并症 3.神经损伤——肩关节前脱位最常见合并腋神经损伤。据报道,肩关节脱位中有42%的腋神经一过性损伤,大部分可自行缓解。 4.肩关节复发脱位——肩关节脱位中,据报道,20岁以下者 复发脱位的发生率为80%-92%。40岁以上复发率为10%-15%。 复位后制动时间及制动方式与复发脱位 的发生率的关系仍有不同观点,某些 作者认为制动时间与复发脱位发生率没有关系。 支配三角肌与小圆肌 支配肩前外侧、后侧皮肤 腋神经 六、脱位的合并症 5.合并肩部骨折: 1.大结节骨折 2.Hill-sachs损伤(肱骨头压缩骨折) 3.关节盂骨折 六、治疗——手法整复 新鲜肩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是尽早闭合复位,一般复位前给予适当麻醉,常用的麻醉方法,则有关节腔浸润麻醉,即用1%利多卡因20毫升注入于关节腔内,约15分钟后待麻醉发挥效能再行整复。 六、治疗——手法整复 前脱位复位手法分为: 牵引法 杠杆法 外旋法 肩胛骨复位法 Hippocratic复位法(手牵足蹬法) Stimson牵引复位法(悬吊复位法) Kocher复位法(牵引回旋法) 六、治疗——手法整复 Hippocrti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