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培门冬酶应用分享.ppt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培门冬酶应用分享.pptx

培门冬酶应用分享16岁患者;既往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2015年1月份因“头晕、乏力10余天。”在我科住院,查体:贫血貌,胸骨压痛,颈部、腋窝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约2.5*3cm,肝肋未触及,脾肋下3cm可触及肿大。血常规:HGB 52g/L,PLT 36*10^9/L,红细胞RBC 2.69*10^12/L,WBC 19.99*10^9/L,幼稚细胞 72%。骨髓提示ALL-L2骨髓象;流式细胞免疫分型示CD45弱阳性细胞占有核细胞总数85.5%,主要为T淋巴母细胞,其免疫表型为CD34-,CD117+部分,CD33-,HLA-DR-,CD19-,CD3+,CD5+部分,CD7+部分,CD64-,CD10-,CD20;符合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FISH示未检测到BCR/ABL融合基因。诊断:Ph-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淋巴母细胞 高危组)予CVDLP方案诱导治疗,化疗期间使用门冬酰胺酶静滴治疗,使用约5分钟后出现颜面潮红,自觉呼吸困难,查体:颜面、颈部皮肤潮红,未见皮疹,呼吸急促,25次/分,两肺未闻及干湿性质啰音,考虑过敏反应,停止使用门冬酰胺酶,使用地塞米松5mg抗过敏治疗,病情好转;改用培门冬酶化疗,患者无不适,化疗结束后复查骨髓提示CR。诱导缓解后予Hyper-CVAD-A/B方案交替化疗3周期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曾有报道显示,接受L-Asp治疗的急性过敏反应发生率可达24%,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等危重情况,皮试阴性者也可以发生,特别是发生在多次用药后。在过去3年中,因患者经济不许可,我科基本是在使用门冬酰胺酶过敏情况下改用培门冬酶,约35例患者,改用培门冬酶后均未见严重过敏反应,仅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皮肤瘙痒,经过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其它主要不良反应为凝血功能异常及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发生出凝血功能异常者较为常见,共有8例患者发生出凝血功能异常(22.85%),主要表现为纤维蛋白原降低及APTT延长,其中2例患者使用培门冬酶注射液后凝血功能结果如下:其中1例患者使用培门冬酶注射液后凝血功能如下:另外1位患者使用培门冬酶后出凝血功能结果如下: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者,主要表现为纤维蛋白原及APTT异常,而PT、TT无明显异常,临床出血倾向不明显,经过观察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后,凝血功能均可逐渐缓解恢复正常。结合我科情况,临床中使用培门冬酶及门冬酰胺酶对比,使用培门冬酶患者发生过敏反应有显著降低,其安全性更好。讨论: 1、培门冬酶的应用在急淋患者中对长期生存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科尚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但是一旦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或者其它严重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我们是否还能继续使用?如果不使用对于长期生存有多大影响? 2、中华儿科杂志发表了2014年9月儿童急淋诊疗建议第4次修订版,其同期发表了指南解读,其中关于培门冬酶推荐为一线使用,目的主要是减少肿瘤耐药发生,但是对于耐药机制未提及,培门冬酶主要是通过什么机制机理减少耐药? 谢谢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