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柳宗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柳宗元 ①弘农公刺潭①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 ②戴氏尝以文行见荐,而志不愿仕。与人交,取其退让,受诸侯之宠,不以自大,其离世欤?好孔氏书,旁及《庄》《文》,以至虚为极,得受益之道,其乐道欤?贤者之举也必以类,当弘农公之选,而专兹地之胜,岂易而得哉!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广,堂不待饰而已奂矣。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为朋徒,抒幽发粹,日与之娱,则行宜益高,文宜益峻,道宜益茂,交相赞者也。既硕其内,又扬于时,吾惧其离世之志不果矣。 ③君子谓弘农公刺潭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授之得其人,岂非动而时中者欤!于戴氏堂也,见公之德,不可以不记。 [注]①刺潭:担任潭州刺史。 22.第①段“水萦之若玦焉”中的“之”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4.第②段“堂不待饰而已奂”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5.下列与戴氏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戴氏是谯国人,他是弘农公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 B.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 C.戴氏推崇孔子的思想,也能够博采其他人的学说。 D.戴氏非常喜欢自然风物,常陶醉其中,抒发情怀。 26.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22.东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 23.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建在水边的戴氏堂好像相连的大船随波起伏的奇特景象。 24.因为在这里居住着有才德的人。 25.B 26.本文描绘了戴氏堂的美景,称赞了戴简离世乐道的情操,颂扬了弘农公治政、识人的才能和中正的美德。 这篇堂记有些特别,如果考生只根据以往经验草草做题,会抓不住文章主旨。做语文,细读原文才是唯一之道,经验和积累都必须建立在“作者原文第一位”的原则基础之上。 一般人写堂记,只颂扬屋主人即可,通常会以屋主人开篇。但柳宗元的岳父人称“弘农公”的杨凭曾担任湖南观察使兼潭州刺史,潭州就是现在的湖南长沙。805年,柳宗元岳父杨凭(学术界也有人翻案说此人并非柳宗元岳父,但不是主流学说)改任江西观察使,离任之时把东池赠送给了戴简,所以因果关系是弘农公相送东池,然后戴简在东池之边建造戴氏堂,所谓无弘农公也即无戴氏堂。这就是这篇堂记以弘农公开头,并在颂扬戴简的同时也颂扬弘农公的原因。 也是在805年,即永贞元年,新皇帝唐宪宗登基,老皇帝唐顺宗旧臣柳宗元等“二王八司马”被黜贬,八司马皆被贬为远州司马,柳宗元被分派去了湖南永州。806年,柳宗元从长安去往永州路过潭州(长沙),此时的柳宗元是戴罪之身,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但戴简曾经是柳宗元岳父的门客,东池也是杨凭所送,文中也可看出戴简是离世乐道之人,不为世俗所累,所以大概才有邀请一事,柳宗元也在潭州短暂停留。 因为戴简、东池和岳父杨凭的特殊关系,所以柳宗元在一篇普通的堂记里就会不仅仅颂扬屋主人,还会借此表扬他岳父,柳宗元还专门写过一首五律长诗《弘农公》称颂杨凭。柳宗元通过杨凭送东池给戴简是池得明主,人给池增色,证明了杨凭有识人之志,文章还用寥寥一语“君子谓弘农公刺潭得其政”点明杨凭治政有方。而戴简呢,是离世出道之人,是“堂不待饰而已焕”的才德之人,东池和戴简是相得益彰,池得其所。于是在一个主题下巧妙地赞颂了两个人。 因为这个缘故,这篇文章比我们通常所学的堂记类文章多绕了一层,也就复杂了一些,文章因此有2个难点。 第一个难点也是决胜的关键是选择题第25题,3分,涉及到如何解释关键词、戴氏堂究竟是谁而建两个问题,会有同学错。 “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 “宾客之选”如何翻译为宾客中的佼佼者? 谁“为堂而居之”? 答案只是简单地把“宾客之选”翻译为宾客中的佼佼者,也直接翻译为戴简为堂而居之。第一个“之选”是如何等于佼佼者的,这个肯定需要追溯翻译源头。第二句话,一开始是弘农公送东池给戴简,然后“为堂而居之”,按照他们的解释,似乎是说理所当然地就能理解为戴简“为堂而居之”,其实并没有那么明确。 理解含糊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古文省略很常见,一个原因是当时柳宗元和戴简都知道是谁建造的,所以不需要明说,也或许柳宗元没考虑那么细致,以至于给我们今天造成了阅读障碍。抑或者这是古文的某一种特定用法……都得去查考最专业的资料或者咨询比较权威的人才能给出准确的解答。 25题答对了这篇古文能拿10分、9分;答错了直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