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涵提升启新程 特色发展谱新篇
——淮安市第一中学三星级普通高中复审整改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由爱国教育家李更生于1923 年创办,至今已有93 年的历史。他毁家兴学、救
国匡时的义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扬。2011 年 3 月晋升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
五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校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奋力争先,在办学条
件、管理水平、队伍建设、素质教育、办学绩效等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提升了学校的
知名度和美誉度,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学校占地面积41154 平方米,建筑面积22279 平方米,绿化面积5844 平方米。学
校总体布局合理,三区相对独立。校园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充分
彰显“自强奉献、勇于担当”的成志校园文化特质。
学校现有34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34 人。全校共有教职工137 名,具有研究生学
历19 人(含在读),专任教师116 名(含校聘),其中高级教师54 人,一级教师49 人,
二级教师4 人,专任教师100%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江苏省333 人才培养对象1
名,市学科带头人4 名,特级教师后备培养人才2 名。
学校坚持“成才先成人、成人先立志”治校方略,不断探索兴校强校的新思路。确
立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校训,“文明、合作、求真、创新”的校风,“博学、严谨、爱
生、奉献”的教风,“勤学、善思、明志、笃行”的学风,实施“成志教育”品牌发展
战略。
学校的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社会的
吸引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我校先后获得“2012-2013 学年度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提
升单位”“2013-2014 学年度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15-2016 学年度市普通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单位”,先后被授予 “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
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青年文明号”“江苏
省红十字示范学校”“江苏省模范教工之家”“江苏省工人先锋号”“淮安市优秀学生社
团”“淮安市‘周恩来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淮安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先进单位”
“淮安市通用技术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五年来的主要工作与成绩
(一)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五年来,我校对照《江苏省高级中学装备标准》和《江苏省县级教育现代化建设主
要指标》,认真查找不足,加大资金投入,对校舍、场地、器材、设备、图书资料等不
- 1 -
断充实完善。目前,学校3 号楼(志礼楼)加固工程,学生宿舍楼维修改造顺利完工,
新增录播教室、史地教室、理化生数字化实验教室,明年对校园教工宿舍楼拆除,新建
艺教楼、学生宿舍、食堂工作。
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符合省三星级高中要求。学校先后获得 “江苏省绿色学校”
“江苏省平安校园”“淮安市数字化校园”等荣誉称号。
(二)依法治校,规范学校管理
坚持以德立校,育人为本,以文化引领师生发展,以特色厚实校园底蕴,大力实施
素质教育。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及十项基本管理制度,
并结合本校实际,从学校总体管理、民主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师
队伍建设等十个方面制定学校章程,编撰管理手册一本。严格执行“五严”规定,切实
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落实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科任教师选聘制,逐步完善管理岗位目
标考核、教学岗位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起适应新课程的人事、分配和后勤管理制度。坚
持校务、党务公开,定期召开教代会,实行民主监督。
五年来,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工人先锋号”“江
苏省青年文明号”“清浦区优秀工会组织”“清浦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清浦区创先争优
先进基层党组织”“清浦区中小学建家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强化师德教育,坚持教职工集中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开展党员创先争优、师德公开
承诺、观看专题教育片等活动。注重业务提升,积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大力推进国家
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工程。我校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设立教科室及教研组,
构建“学校、教科室、教研组、教师”四级研究体系,对教学研究、德育研究以及课题
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运动会青少年组竞赛项目仲裁裁判长副裁判.DOC
- 2014年河南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河南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DOC
- 互联网时代实体课堂的构建及其对教师的挑战-教发中心.PDF
- 五一二汶川地震截肢伤员身体意象假肢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研究.PDF
- 五一劳动节的名人名言-论文港.DOC
- 五感美和菓子求学日本养成职人龟毛手作卖进温泉饭店2012年12月27.DOC
- 五感艺术疗愈-艺术媒体学院.PDF
- 五感的探索特别活动报告幼儿班报告人-深培中英文幼稚园.PDF
- 五滑稽人物的讽谏艺术.DOC
- 亚洲大学法鼓人文讲座松的身体哲学-亚洲大学通识教育中心.PPT
- 内涵本质功能定位与发展模式-终身教育服务中心-福建广播电视大学.PDF
- 内政部99委托会计师稽查合作社.DOC
- 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2018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公告.PDF
- 内强素质外树品牌开创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荆州中学教学.PPT
-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DOC
- 内蒙古通辽地区农牧民生活用能现状及驱动力研究-资源科学.PDF
- 再结晶分数对Al-Zn-Mg-Cu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材料研究学报.PDF
- 写给音乐新教师一如何上好第一堂课.PDF
- 农业技术引进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科技进步与对策.PDF
- 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华中农业大学学报.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