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十六宜精品课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生十六宜精品课程.ppt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 “养生十六宜”渊源甚早,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养性》中可见其雏形。此后历代均有发展,至明代《修龄要旨》、《类修要诀》已经比较成熟。 定型于清代汪昂《勿药元诠》(收载于《医方集解》)。原称“十六事宜”。它将明代《修龄要旨》、《类修要诀》等养生书中相关的导引、按摩养生经验要点加以总结,形成后世所说的“养生十六宜”。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 1、发宜常梳 即“栉发”,能明目去风。每次梳头100次,动作宜轻柔。或双手十指微屈分开,以十指端用力紧贴头皮并向深部用力,由前发际梳至后发际,反复数十遍,以头皮有温热感为宜。早晚各梳一次。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 1、发宜常梳 功效:健脑,乌发,通百脉,散风火。可用于防治头晕、头痛、耳鸣、脑胀,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白发、感冒等。用脑疲劳时,用此法能解除疲劳。 原理:剌激头皮的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和头皮新陈代谢,促进毛发生长,减少或延缓白发的产生,同时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聪耳明目。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肺,主皮毛。 2、面宜多擦 即“干浴面”。可去邪气,使面上皱斑不生,红润有光彩。搓热两手,两掌覆于两腮及下颌部,中指贴鼻部两侧,自上而下,掌指上推,经眉间印堂,上至额部发际,然后向两侧分开,至两鬓(掌指部经眉头、眉腰、眉尾),再经面颊(食指沿耳根进行)而下,至腮部、下颌。擦至面部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次 。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肺,主皮毛。 2、面宜多擦 可再用中、食指揉太阳穴、风府穴、风池穴各十余次,早晚行之,预防感冒。 原理:面部血管丰富,常擦可促进血液循环,滋润皮肤,增强面部弹性和光泽,除皱消斑,延缓面容衰老,并有提神明目和预防感冒、眼疾、耳疾等作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 3、目宜常运 机理:锻炼动眼肌群,改善动眼、滑车、外展神经功能,促进眼周围血液循环,消除眼疲劳,调节内眼晶状体功能的作用,对预防近视散光,推迟老花有效。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肝开窍于目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 4、耳宜常弹 即“鸣天鼓”。提神醒脑,聪耳助听,对耳鸣、耳聋、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两掌搓热后,以手掌的掌心分别掩紧两耳,手指并拢贴于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食指着力下滑弹击枕部,使发出鼓鸣的声响,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两手同时叩击48次。早晚各一遍。在鸣天鼓时,要自始至终闭目养神,手法由轻至重。 肾开窍于耳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 4、耳宜常弹 机理:肾开窍于耳,肾气足则听觉灵敏。耳通于脑、脑为髓之海,肾虚则髓海不足,脑转、耳鸣。本法有补肾的作用,因而对头晕、健忘、耳鸣等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弹耳可促进听神经功能,使退化的耳膜、耳咽管功能恢复,增进耳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耳鸣、耳聋的防治。 肾开窍于耳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 5、舌宜抵腭 tongue supports palate 一种是把舌尖轻轻抵住上腭;一种是用舌尖轻轻舔动上腭,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各舔20~30次。同时都注意舌下部位,待唾液增多。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 5、舌宜抵腭 古代养生学家对唾液极为重视,称为金液、玉液、神水、金浆玉醴,认为是人身之宝。唾液含有大量的酶,有很强的免疫功能。 能防止口舌干燥,增进食欲。 舌为心之苗,舔腭能宁心安神,防治神经衰弱。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 6、齿宜数叩 “叩齿”,就是上下牙对咬作声,每晨行三四十次,可以健牙龈。隋代《诸病源候论》中指出:“鸡鸣时,常叩齿36下,长行之,令人齿牢”。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叩齿三十六”的诗句。齿与筋骨、脾胃、肝肾都有密切关系,经常叩齿,可固齿健脾、强肾。 齿为骨之余肾主骨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 6、齿宜数叩 叩齿产生的冲击波不仅能促使牙根血管扩张,加速牙龈部的血液循环,而且能改善牙部、耳部及脑部血液循环。对防治牙齿松有作用外,还有健脑和防治耳鸣的作用。 . 做的时候全身放松,闭目,静心凝神,口唇轻闭,使上下牙齿有节奏地相互轻轻叩击。先叩臼齿(槽牙)36次,再叩门齿36次,使每个牙齿都相互叩击到。 齿为骨之余肾主骨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 7、津宜数咽 即“咽津”、“胎食”。吞咽唾液,能灌溉五脏六腑,润泽肢节毛发,做“舌宜舔腭”,待口水增多满口时,鼓漱三十六下,此时称为津,分一口或几口咽下,咽下时喉部汩汩有声,以意送至下丹田。 能滋润咽喉,清润肠胃,帮助消化,对咽干喉燥、厌食、腹胀、腹痛、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等有防治作用。 唾为肾之液 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 7、津宜数咽 唾液有滋补肾精的作用,肾精充足则能内养五脏,外润肌肤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