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增分技法与训练训练九.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创设情境,留下想象 在记叙文的结尾,简单地创设一种情境,使文章在一种特殊的氛围中结束,这样,就会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如2010年高考重庆卷作文《难题》,有考生写了一篇记叙文,全文通过写与幺叔的交往,表现出幺叔“欠情如欠债,头顶锅儿卖”的朴实的情操。作者在结尾听了二哥的讲述后写了这样一句: 我“噢”了一声,怔在那里,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作者创设了一个无话可说的情境,表现出对人物特殊性格的心理反应,也让读者去想象:面对这种难题该怎么做呢? 3.融情于景,深化主旨 通过融情于景、渲染氛围等手法彰显美感和韵味,给人一种余味未尽之感。此法多用于记叙文之结尾。例如: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白雪飘零的情愫不知能与谁共。落花悄然成了芬芳的泥土,抚慰了刚出芽的嫩柳,那细细的情思便成了文学的归宿。 (2009年高考湖北卷满分作文《站在文学的门口》结尾) 这个结尾景物烘托的作用十分明显。作者以“落花”“泥土”“嫩柳”等景物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意境,烘托出作者内心对文学的浓浓情思,情与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效果很好。 上面第2、3两种结尾方式,须有前提,就是上文点题很充分。否则,这两种结尾方式在考场上会因过于含蓄而吃亏的。 实战演练 一、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两种不同的结尾方式(其一必为“画龙点睛,卒章点题”式),写出记叙文的结尾文字。 出生于铁匠的家庭,做过童工和装订工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在功成名就之后,他谢绝了皇家学院院长的职务。他的好友J.Tyndall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在他的眼中看去,宫廷的华丽,和布来屯(Brighton)高原上面 的雷雨比较起来,算得什么;皇家的一切器具,和落日比较起来,又算得什么?其所以说雷雨和落日,是因为这些现象在他的心里,都可以挑起一种狂喜。在他这种人的心胸中,那些世俗的荣华快乐,当然没有价值了。” ①“画龙点睛,卒章点题”式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他方式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价值观的考量”是高考命题中常见的话题。比如2011年高考重庆卷“情有独钟”,“情独钟于何物”是需要做出一个价值判断的,“价值的高下”也是“作文立意的高下”。再比如2011年高考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这个“你”的价值阐发得越充分,世界对“你”的需要也就越发自然。 对于科学家而言,在“雷雨和落日”的探索中有所发现,那是至高无上的快乐。同样的,我们在价值的衡量中,能不能把握好“真”“善”“美”的尺度,是需要我们认真回答的。 结尾示例略。 二、整篇训练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花摇曳的是容貌, 草散发的是气质。 花可以傲,因为是少数, 草不必卑,因为是多数。 缤纷的目光看世界,如花, 纯净的心态对生活,像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考场作文增分技法与训练 训练九 写好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 作文部分 目标略语 历年高考对考场记叙文给予很高的期望,但是考场记叙文的情况却并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有很多,写不好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是其中之一。开头和结尾是吸引阅卷老师眼球最重要的部位,必须练好过硬的方法技巧。 佳作悟法 真题回放 (2014·广东)题目见本章训练七“真题回放” 满分样卷 温柔的目光 在这个数码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照片不泛黄,不模糊。然而,我却在两位老人的那些黑白照片上,看见了温柔的目光和永恒的回忆。 以科技时代的老照片切入,引出两位老人黑白照片上的记忆,简洁而扣题。 十一年前 一位老人翻箱倒柜在寻找东西。 小女孩凑过去,抓着辫子,待在一旁看着老人。 老人急切地在翻找着,一个柜子接着一个柜子地找着。终于,压在箱子底的那东西找到了。老人笑了,那笑容灿烂如花,像阳光一样温暖。原来,老人翻找的是一本相册,里面的相片早已泛黄、模糊不清。“孩子,你的奶奶明天生日,我把它拿出来,要去相片馆过些胶。”爷爷,也就是这位老人,这样对我说。看着那些照片,爷爷露出了我 从未见过的温柔的目光。奶奶的生日席上,那些照片被放大,播放到荧屏上,我跟着大人慢慢看着那一张张泛黄、模糊的照片。有一张是爷爷娶奶奶时拍的,两人目光刚好对视,那种温柔,无法言语;还有一张是奶奶刚生完我父亲,怀里抱着我父亲和爷爷合照的相片,两人在相片中,没有看向镜头,只是共同温柔地望着襁褓中的婴儿,那种温柔,无法言语。 以“小女孩”十一年前的视角,通过爷爷珍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