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镇江市中学09年高三复习第一轮讲义 思想史考点分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程标准】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江苏08考试说明】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知识梳理】
一、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
1、政治: ①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②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二)兴起: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4、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5、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前期)
(三)内容
基本内容
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前期
“
三提倡三反对
”
提倡科学与科学,
反对愚昧与专制。
⑴陈独秀:①科学与民主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
②从历史进化观点,说明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潮流。
⑵李大钊:①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
②批判尊孔复古就是反复辟。
⑶共 同:①对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批判。
②强调人们要用理性和科学的眼光去衡量一切。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⑴陈独秀: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
⑵鲁 迅:在《狂人日记》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⑴胡 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⑵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概况:李大钊:
①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
②歌颂十 月 革命: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③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四)评价:
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2、意义: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形成百家争鸣局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⑵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社团代表性是少年中国会;刊物影响较大《新潮》,《国民》,推动启蒙运动不断高涨。
⑶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白话文的使用是突出的例子。(以上具体见教材)
3、局限:(犯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错误)
⑴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
⑵而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做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传播原因
1.经济政治条件: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2.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民主革命需要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
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五四运动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二)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2、五四运动后:
(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
(2)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也被翻译出版。社团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
(3)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回击了胡适的挑战。
(4)各地举行五一劳动节的纪念活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同革命,并建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6)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1)撰写文章(2)创办刊物(3)创办社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以内退位减法07课时.doc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06课时—杨慧敏主备.doc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09课时—潘琴芬主备.doc
-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doc
-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二).doc
- 20欢乐的泼水节(教学案例).doc
- 21从现在开始).doc
- 22九色鹿第二课时.doc
-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一课时))定稿.ppt
- 26.1.5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活动单.doc
-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一中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福建省华安中学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 山东省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福建省石狮七中学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一中、合肥六中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第三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湖北省襄阳第四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图形平移与轴对称问题及例题汇编.pdf
- 吸烟管控措施探讨与观点分析.pdf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第十单元检测题.pdf
最近下载
- 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完整版)高考必考的1000个英语短语汇总 .pdf VIP
- 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pptx VIP
- 标准图集-18G9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公开版.pdf VIP
- 安徽省合肥市琥珀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淮南市PPT土地推介会.pptx VIP
- (完整版)NIHSS评分量表使用版 .pdf VIP
- 标准图集-18G9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公开版.pdf VIP
-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
- 绿色建筑申报表.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